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摄影记者 邹斌
通讯员 王昕蕊
12月11日下午,武汉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6栋居民罗安莉,又像往常一样来到楼下的共享客厅玩耍,这里早已聚集了一些歇脚聊天的邻居,还有人下棋、打扑克。
“这里窗明几净,绿植茂盛,像电视机、电扇、桌椅、照片墙等设施是‘标配’,跟家家户户的客厅一样。”罗安莉说,不用风吹雨淋,不跑太远距离,居民可以围坐在共享客厅里,像一家人一样喝茶聊天、下棋打牌,有人情味,其乐融融,共享当下美好时光。
从2018年开始,这样的共享客厅从1个变成4个,分别是志愿服务客厅、党员先锋客厅、统战同心客厅和企业文化客厅。如今,18个楼栋“共享客厅”全覆盖。它们既是人见人爱的休闲厅、服务厅、议事厅,也是许多居民自己共同缔造的“暖心厅”。
社区的事儿大家商量着办
今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智苑社区,在共享客厅里关怀民生,对社区治理工作表示了肯定。
清光杂物装上电视,入户大厅变共享客厅
智苑社区是国企葛化集团棚改后的还建小区,2018年建成后陆续入住1600多户,其中845户家有65岁以上老人。
少数居民还保留过往“棚户”生活习惯,把杂物、电动车随意堆放在楼栋入户大厅,既影响美观又影响消防安全,大部分群众有意见。
另一方面,7栋1单元72岁居民杨基祥有印象,由于邻里多是以前葛化老同事,大家没事喜欢到楼栋大厅内聊天、下棋,把自家旧桌子、旧椅子搬下来,其实用起来并不舒心。
居民需要有活动空间,但环境得变好。“社区决定把一楼大厅改造成共享客厅,统一配服务设施,同时希望大家清理掉杂物,爱护好环境。”智苑社区党委书记胡云说,2018年,社区发问卷、挨家挨户上门征求意见。整体方案制定出来后,又召集大家一起开会讨论。
“这个听证会社区开了好几次,居民觉得缺什么就提出来,比如在下面下象棋光线暗就看不清楚,然后有人建议在每一个大厅顶上加装一盏灯。”杨基祥参加过会议。
方案定下来后,先是6栋两个单元的一楼大厅焕然一新:社区买来新的桌椅、沙发,接好照明灯,电视上了墙,居民把自家花草搬来当点缀……其他楼栋的居民见状,羡慕不已,也要求改造,包括他所住的7栋。
改造后的共享客厅一角
不到2个月的时间,居民参与谋划,街道给予支持,社区和物业具体建设,社区9栋楼18个单元入户大厅全部改造成共享客厅,装有电视、书画展示柜、“全家福”、沙发座椅等。
2021年,在街道和共建单位的支持下,智苑社区又升级了志愿服务、党员先锋、统战同心、企业文化等4个特色主题客厅,加装了WiFi、电扇等便民设施。“这里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好去处。”杨基祥挺享受在共享客厅里的幸福时光。
升级后的志愿服务客厅,居民更喜欢来休闲娱乐
居民愿意当“厅长”,环境秩序自己打理
让居民喜欢的共享客厅,是什么模样?
极目新闻记者在该社区6栋的志愿服务共享客厅看到,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打牌,还有老人蹭这里的WiFi跟孙辈视频,或者给绿植浇浇水,其乐融融。
这个空间面积大约有40平方米左右,含大厅出入口的中间隔墙在内,一共5面文化墙,上面主要布置了志愿者主题的宣传口号和宣传画、志愿者风采照片等图文造型。
共享客厅里的文化墙
服务设施方面,这里配置有电视、电扇底座、便民壁柜、沙发和桌椅等。柜子展示的是居民制作的丝网花等手工艺品,大理石桌面刻上了象棋棋盘,地面靠落地窗处还摆了几盆绿植。美化环境的,休闲娱乐的,便民服务的,大家需要的东西应有尽有。
“我们把客厅当成自己家,可以在这里‘晒’花、‘晒’手工艺品、晒美好生活,心情特别好。”智苑社区居民罗安莉记得,刚建共享客厅时,她跟邻居一起到花市去买来绿植装扮大厅,后来大厅壁柜里摆放了他们做的丝网花等手工艺品,她自己也经常在这里写书法。
居民是共建者、受益者,也可以是管理者。智苑社区推行“厅长制”管理,在每个楼栋,组织党员群众推荐共享客厅“厅长”。杨基祥站了出来,当了7栋党员先锋厅的“厅长”。
“厅长”主要做什么?他接受楼栋长和社区管理,除了负责共享客厅的卫生、消杀和物品整理等工作外,还肩负着开展活动、召集居民议事、调解矛盾纠纷的责任。
“厅长”也是服务员,和居民一起美化环境(通讯员供图)
“我们在底下玩,得有人负责收捡,为了大家有个好的环境,我就主动把打扫卫生的事情承担起来了。”杨基祥笑着说,“厅长”就是服务员,哪家煤气灶打不着火了,哪户邻居有几天没出门了,他也要上楼去看看。
其实,很多居民都在自觉爱护环境,往往离开共享客厅前,哼着戏曲就把桌椅收拢好了。
围坐一起共议事,温暖大院引居民回流
记者探访发现,共享客厅既是人见人爱的休闲厅、服务厅,也是居民共同美好家园缔造的议事厅。从共享客厅开始,智苑社区的事儿,都是党员群众商量着办。
“有居民希望小区里的文明养宠风气能够更加普及,大家有什么好主意?”11月末,在社区7栋共享客厅,张大花等七八位居民围坐在圆桌前,社工覃敏姣邀请大家出谋划策。
原来,有居民代表反映,社区里有少数人养宠行为不规范,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要制定文明养宠公约,加大宣传”“所有大小宠物最好登记造册”“能不能也管理一下流浪猫”……包括养宠物的居民在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其中合理化建议,将应用在社区后期推出的文明养宠活动中。
居民结束议事后,逗起共享客厅里的小猫咪
随后,社区出台了“爱‘宠’爱家,‘众’在行动”项目方案,计划在12月中旬拍摄文明养宠宣传片,举办养宠公约打卡、宠物办证和义诊服务,而针对流浪猫,已经有近10人报名参与“铲屎官联盟”,申报成立社区社会组织。
居民反映集中的共享花园建设、社区食堂改造、社区养老服务升级等议题,社区组织居民商量解决方案,整合多方资源逐项、逐步去解决。以共享客厅“厅长”、楼栋长、党员为骨干,200多名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每一个角落。
包括“厅长”在内,智苑社区志愿者组建了6支志愿服务队
以建设共享客厅为开端,智苑社区共同缔造“温暖大院”,吸引居民回来住。
今年9月初,住汉口多年的老居民向爹爹和老伴刘女士,回社区定居,还参加了小区舞蹈队。而在3年前,芦歌英带着母亲从关山口搬回来居住,还当了理发志愿者,她说:一起让小区更有人情味,小家才更幸福。
芦歌英很喜欢社区里的温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