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建设吒溪河乡村振兴示范区

消费日报网 2022-12-09 10:03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默晓龙 □ 宋琼星 汪为民)吒溪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流经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归州镇。吒溪河片区是秭归县“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三个共同富裕先行带之一。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吒溪河,秭归县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吒溪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吒溪河畔正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的乡村振兴样板。

走好乡村振兴群众路线,共同缔造美好环境

项目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重要抓手,积极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让群众在“人人尽力”中获得幸福感、共享建设成果,共同缔造吒溪河乡村振兴示范区。

项目先后组织召开15次村落夜话、200多场次屋场会,干部和群众促膝而坐,对吒溪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各抒己见,从脐橙产业如何跨越式发展到如何在橙文旅体产业融合中谋得先机,从提升村容村貌的“面子”问题到污水处理、文化生活的“里子”问题,问题一件件摆出来,措施一个个提出来,建设思路一条条捋出来,最终形成了“促产业提档转型、优群众生活体验”的项目设计总体方案。经群众商议,果园轨道运输车、田间踏步梯、田间生产路、柑橘中转场地等建设内容纳入项目建设。

项目注重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通过出资出力、投工投劳、让地让利等方式参与共建庭院改造、污水治理、脐橙中转场地建设,发挥群众创造性、能动性,让群众实实在在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深化示范区“三我”基层治理方法(我是党员我示范、我是代表我带头、我是群众我感恩),实现项目施工零纠纷、推进快。彭家坡村四组村民杜俊一家人齐上阵,率先动手拆除旧花坛、移走树木,忙得不亦乐乎。其80多岁的母亲也笑呵呵地帮忙清理弃土。“政府出资帮我们改造庭院,我们自己动手出点子、出劳力,一起把庭院搞得更美观。”杜俊如是说。

项目围绕“拆棚子、建园子、撒花籽、清屋子、美院子”五大重点内容打造风格各异但美美与共的美丽庭院,寓教于景打造脐橙文化长廊、林业生态长廊,多场景融合打造集产业配套、文化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直播平台,智慧化打造“一屏观全局”的数字乡村体系,着力绘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富春山居图,打造“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的吒溪河“桃花源”,让生活在示范区内的群众共享建设成果。

智慧赋能脐橙产业振兴,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带

项目依托吒溪河畔“四季有鲜橙”的产业优势,以全产业链理念谋划推进吒溪河片区现代脐橙产业发展,致力于将吒溪河片区打造为秭归“精品农业强县”重要节点、精品脐橙产业示范区。示范区现有优质脐橙1.6万亩,脐橙亿元村2个,年综合产值5亿元。

积极探索山区机械化作业,示范区内安装果园单轨运输机50余套,果农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运输费用可以节约0.2元/公斤以上,节省5个工左右;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比人工背运可以提高工效5倍以上。

建设三峡柑橘产业大脑,实现“柑橘种植一张图、包装加工一条线、全球销售一张网”的产供销全链数字模式,持续推进新华·宜昌秭归脐橙电商价格指数发布,扩大秭归脐橙影响力和定价权,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积极对接京东、阿里巴巴、抖音等平台企业,完善寄递物流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电商培训,示范区内近三分之一脐橙经由电商快递售出,家家户户网上“直播卖橙”,秭归脐橙实现“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在消费者的舌尖上”。

以文化人以旅促兴,幸福生活尽在吒溪河畔

项目注重将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运动休闲、红色文化、示范区独一无二的屈原文化融为一体,以不同的文化形式孕育文明乡风,激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提升群众获得感。

探索农旅文体融合发展新模式。突出脐橙文化主题,依托中国橙谷批发交易中心,把环吒溪河打造成为壮大集科普、展示、体验等于一体的脐橙文化体验综合体。推动果园与民宿、采摘、餐饮、摄影、科普相结合,让每个果园都成为风格独特、业态丰富的小景区。龙口村五组村民姜学政看到了美好的发展未来,毫不犹豫地决定开设农家乐,取名橙渔乐宴。“这里大多数蔬菜都是自家种的,绿色生态。我以前做过餐饮,有经验,现在咱们村越来越美,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支持示范区高质量举办各类与脐橙、屈原文化有关的节庆赛事活动,以节庆促脐橙品牌打造,以节庆促品牌文化提升。示范区先后多次承办秭归脐橙开园仪式、山地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节会,运用短视频平台,让消费者从多维度了解、感受秭归脐橙文化的独特魅力,有效提高吒溪河脐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实施建设小广场、搭建小平台、配套小设施、组建小队伍、举办小活动、创建小品牌的“六小”村落乡村文化供给模式,把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了村落,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村落文化活动,以乡村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文进行精神引领与道德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