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多地宣布不再查验核酸

极目新闻 2022-12-06 07:06

近日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沈阳、深圳、南京、乌鲁木齐等多地接连发布消息,乘坐交通工具、进入社区商超等各类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深圳: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等不再查验核

12月5日下午,据“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深圳市从即日起调整防控措施,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网吧、夜总会、棋牌室、KTV、酒吧、桑拿洗浴场所等六类人群聚集密闭公共场所仍需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场所码进入

江西: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

12月5日下午,“江西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消息,自12月5日18时起,江西省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进入公园景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不再扫“场所码”;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不再实行实名登记。

辽宁沈阳: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其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

12月5日下午,“ 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自12月6日0时起,沈阳市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居民出入小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药店或在互联网平台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测温、健康码绿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辽宁大连:购买“一退两抗”类药品,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实名登记信息

据大连发布,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就进一步优化调整大连市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1、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外,市民进入其他公共场所、乘坐地铁和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查验核酸检测情况。

2、市民通过药店或互联网平台购买“一退两抗”类药品,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实名登记信息。

3、请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倡导60岁以上人群“应接尽接”,进一步巩固人群免疫屏障。

新疆乌鲁木齐:进出居民小区及各类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再查验核酸

12月5日上午,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乌鲁木齐市在交通场站、大型商超门口较大的居民小区和各城区繁华地段,设立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和流动核酸检测车,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愿检尽检”,进出居民小区,进入各类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再查验核酸报告。

江苏南京: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和健康码12月5日下午,据@南京公交 发布消息,即日起,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请广大市民继续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江苏苏州:乘坐轨道交通不再查验核酸和健康码

据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消息,即日(5日)起,乘坐苏州轨道交通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浙江全省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

截至12月5日上午,浙江所有地市均已发布通告,宣布当日起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及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

从12月4日深夜到5日上午,浙江全省11个地市陆续发布优化调整防疫举措的相关通告。通告提出,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各地继续提供便民检测服务。除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扫“场所码”。

云南昆明:进入景点景区、公园无须查验核酸

云南省昆明市应对新冠肺炎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文化旅游防控组发布消息称,5日起,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全程接种的市民,进入昆明景点景区、公园无须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消息称,自2022年12月5日起,对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或全程接种的市民,无须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和接种记录、测量体温无异常,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即可正常进入全市旅游景点景区、公园。

云南大理:景区宾馆及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

云南省大理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5日发布通告称,自当日起,该州景区和宾馆及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通告称,大理州范围内所有景点景区、宾馆酒店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州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购买“一退两抗”药品(退热药品、抗病毒药品、抗菌药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该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来源:极目新闻综合中国新闻网、沈阳发布、大连发布、江西卫生健康、深圳发布、@南京公交、央视新闻客户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