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授在抖音讲哲学被22万人催更

2022-11-17 18:49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英萱)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哲学是一门深奥、神秘、抽象的学问,学习哲学似乎也是件“烧脑”的事。但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的短视频中,每一个哲学知识都变得有趣且富有魅力。他的抖音账号@大脑门儿苏德超,目前已收获22万粉丝。

“宽宽的肩膀柏拉图,大大的脑门苏德超。”在这样的账号简介下面,是一些看似与哲学不太相关的标题:“地图是越详细越好吗?”“中秋节有没有调休?”“为什么父母年纪越大越固执?”......他以一个个引人好奇的问题为出发点,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让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知识,成为网友们可以听懂、并加以思考和探讨的热门话题,将哲学的本意“爱智慧”普及给大众。

图片2.png.png

苏德超已收获22万粉丝。通讯员供图

令他走红的是一则讨论“什么学科最难科普”的短视频。他提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大众普遍认为正确的观点只是来自于定义,并不能通过实际测量得到。“但是我们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数学具有的莫名其妙的有效性。”他把人比作电脑,自然科学是输入系统的数据,而数学才是底层的操作系统。在苏德超看来,各种学科、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放入哲学的框架,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去探索和研究。

这条视频获得了很多对哲学、数学感兴趣的网友支持,目前已有34.7万点赞,3.5万多条评论。网友们纷纷留言,“听懂了,理解了,突然顿悟了!”“正方形也可以掰成一条直线,为什么内角和不是180度?”

图片3.png

视频获得了很多对哲学、数学感兴趣的网友支持。通讯员供图

除了哲学专业知识,他还在抖音上分享自己关于数学、物理、量子力学、读书方法等不同领域的观点和经验,金句频出,角度独特。比如他指出,唐僧厉害的不是紧箍咒,而是依靠“贫僧唐三藏,从大唐而来,到西天取经去”这三句话。他解释道:“这正好对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苏德超认为,正是这“灵魂三问”,坚定人们在困难时期走下去的信心。

其实,在成为“网红”教授之前,苏德超已经是武汉大学的“校红”了。2017年,苏德超在上一堂哲学选修课时,突然停电。在等电来的两个小时中,100多位年轻人和一位教授,在黑暗中讨论着形而上学,没有一个人离开。下课后,同学们才发现整座教学楼都空了,只有他们这间教室,仿佛不曾停电。

如今,苏德超的冷门哲学课在抖音上又沸腾起来,他惊喜地发现,大家对于哲学知识的关注和喜爱程度远超预期,不少网友在视频下留言讨论或提出困惑。他的抖音视频评论区讨论氛围,也正如当年的课堂。

“秘笈”何在?苏德超认为,每一个哲学知识都是有吸引点的,首先得能找到持续吸引大家的点,这是哲学知识通向广大网友心中的一个重要的“接口”。“其实我平时在大学里授课也是一样,这已经是我多年来讲课的一种风格和习惯,但线上又有些不一样,需要在短短两分钟的短视频中讲好一则知识,且有持续的‘爆点’吸引网友,才能让大家喜欢上这门学科。”

图片4.png.png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通讯员供图

哲学知识的传播,难免有观点的输出,在苏德超的一些视频评论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和观点的碰撞。对此,他在粉丝破万时回应道:“我很开心能在抖音上和越来越多的网友交流,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进步,而是相互启发。我能够启发你们,你们的批评意见和赞扬也能启发我。就像火柴和火柴皮,两者相互摩擦,才能让火柴燃起来。观点和观点的启发,才能让思想的世界更加丰富 。”

在《讨论经典哲学问题:忒修斯之船》的视频中,苏德超表示,“喜欢哲学的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学哲学,因为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相关的”。近年来,借助于短视频和直播,原本在高校里“一座难求”的公开课,也能在抖音上看到。越来越多高校和名师也入驻抖音,开设线上课堂,帮不少网友实现了听高校公开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