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钰提前赶到教室准备上课 武汉学院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丁榕 通讯员 罗茜
11月11日,武汉学院会计学2105班学生张景钰坐在电动轮椅上重返大学课堂。
2020年,意外来临,21岁的张景钰被查出身患脊髓血管瘤,经历了三次手术,落下了高位截瘫的后遗症。身高1.83米的帅小伙,疾病并未将他打倒,求医路上,他遇到很多身残志坚的同病之人,还受到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鼓励。今年9月,张景钰返校继续求学,他说活着就要做一颗金种子,给更多残障人士带去希望和快乐。
刚进大学不幸身患重病
“我以前看书,看到张海迪、史铁生都是得了这个病瘫痪,没想到书上的事,有一天发生在我的身上。”张景钰近日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第一次出现症状是高考前,他突然跛了脚,在家乡荆门医院检查,没有查出病因。2019年进入武汉学院求学,张景钰腿脚更加不听使唤了。“当时已经不能正常走路了,我就推着自行车行走。有一天下雨了,我没带伞走得很慢,有个同学陪着我,给我打伞,其实我们都不认识。”张景钰回忆,病痛虽然折磨着自己,但是同学们也温暖着他。
2019年寒假,张景钰辗转武汉、北京多家医院求医。2020年确诊脊髓血管瘤。
张景钰经历了三次手术,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也落下了高位截瘫的后遗症,胸部以下没有知觉。他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张海迪鼓励他不放弃
去年5月,已经休学的张景钰报名参加中国残疾人协会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培训示范基地活动,前往北京进行了一个月的训练。在北京,他遇见同样因为脊髓损伤瘫痪的病友,“去之前我在想,可能会慢慢退出社会了。但看着别人能够生活自理,还能学习工作,我很受鼓励,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张景钰说。
一个月的时间,张景钰和其他24名学员一起学习生活自理和心理疏导。自己穿裤子、自己上床、自己上轮椅、自己上洗手间等,都是他日常课程学习的内容。这些曾经难以完成的动作,张景钰在训练营学得很快。如今,他不到5分钟就能整理好自己的着装。
在训练营期间,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鼓励让张景钰深受鼓舞。张海迪同训练营25名学员一一交谈,详细询问了张景钰的致病原因、训练效果等情况。得知张景钰是在校大学生,张海迪勉励他:“在困难中不气馁、不妥协,从小事开始学,培养自主能力,为理想和家庭而努力。”
这次经历给了张景钰极大的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回归校园,继续求学,融入社会。
今年8月,他给武汉学院校长信箱写了一封信,想提前复学上课。
轮椅上的他“走”得更快
“欢迎你回到校园!”不到3天,张景钰就收到了学校的回信。
武汉学院专门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系列帮扶措施:为他办理转专业手续;将他所学专业课调整到一楼教室;为他安排一楼单间宿舍,安装残疾人必须生活设施,重新装修,方便父母陪读;成立班级党员帮扶小组……
复学的张景钰非常珍惜大学的时光。校园里,他坐在电动轮椅上,“走”得比以前更快。课堂上,他习惯坐在第一排靠过道的位置,把轮椅停在课桌边,两手撑起身体,平移到座位上,拿出书本,就准备好上课了。张景钰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很多专业课,线上学习公共课,回家也会复习,跟着老师的课件学习,有信心完成学业。
对于未来,张景钰表示学成后要做一些服务残疾人群的事情。像张海迪鼓励他的那样,做一颗金种子,将学到的技巧、获得的快乐播撒给更多的残疾人兄弟姐妹,帮助他们走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