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薇)11月7日,笔者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黄先生,通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悉,家住樊城区的患者黄先生,1个月前出现小便困难,持续予以插导尿管引流小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前不久,经人介绍,黄先生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该科丁旭东主任医师详细为其进行查体评估,行尿动力学检测,考虑为“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无力伴尿道括约肌过度活跃”。
经过指定的饮水计划、盆底肌功能训练,10月9日,医生在超声引导下,为黄先生行尿道外括约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注射过程无明显疼痛,术后半小时拔除尿管,拔管后黄先生自行解小便顺利,膀胱残余尿量测定26ml。目前,黄先生恢复良好。
丁旭东介绍,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中分泌的神经毒素,根据其抗原性分为7种亚型(A-G),临床上常用的为A型肉毒毒素(BTX-A),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钙依赖的乙酰胆碱(Ach)运输并降低脂质膜的流动性,从而抑制突触囊泡的移位和与突触前膜的融合,抑制乙酰胆碱(Ach)的释放而干扰神经传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靶器官后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部位,通过抑制周围神经运动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引起肌肉松弛麻痹。
目前,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肌张力障碍等领域,为患者解除困扰,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