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鸟瞰。
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摄
明楚昭王墓出土文物展厅前。
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摄
□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
“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我是龙泉山的老王,今天继续给大家聊明楚藩王那些事!”
不少武汉网友已看过龙泉山“老王说藩王”系列短视频,对老王这句开场白已耳熟能详。视频中,老王身着唐装,拿起折扇,一口地道武汉话,将明代楚藩王的轶事、八代九王墓群的建造特色,讲得如同评书,有声有色,悬念迭起。
老王真名王开祥,是土生土长的武汉江夏人。他是龙泉山风景区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也是明楚王墓的守护人,1981年就到龙泉山风景区工作,一干就是41年,明年将退休。
■ “老王说藩王”故事引人入胜
对于老王录视频讲藩王,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肯定。他说,“(老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了文物蕴涵的价值和背后的故事,积极推动了本地历史文化的传播。”“老王说藩王”系列短视频,计划推出15集,目前已推出8集。已推出的8集,干货十足,故事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老王告诉记者,这些故事都有史实依据,主要来源于《明史》《明实录》《灵泉志》《朱氏宗谱》等古籍,还有一些论文文章。“这个节目虽说只有我一人出镜,但其实是团队作业。我在龙泉山工作了41年,常做一些讲解工作,我负责把故事框架讲出来,拍摄团队再复查史料,选取角度,并剪辑成3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如播放量较高的第4集楚昭王墓出土的半边铜镜。“这块铜镜并没有展出,我依稀记得当时发掘时有这么个东西,通过翻阅发掘简报确实找到了它的存在。我们有‘破镜重圆’这个故事脉络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公众了解这份属于古人的浪漫,最后形成了这个故事。”
讲到楚昭王地宫,老王还讲到出土文物中有一件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的翠青釉碗,大有来头。原来它是永乐皇帝朱棣所送,朱棣与朱桢关系微妙,他手头国宝诸多,如红釉、甜白釉瓷器,选这样一只翠青釉碗也大有深意。
观众到了楚王墓参观,会发现只有第一代楚王昭王的墓建有城垣,并保存完好,其他8位楚王的墓都没有建城垣,老王专门用一集从明代藩王墓的规制,讲到明朝中后期财政状况,和各地藩王的性格取向,加以解释。也包括观众提出的明朝不仅帝陵前有石人石雕动物的石像生,部分藩王墓前也有,为何9位楚王目前均没有石像生?老王也用了一集讲出原委。
还有《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网友一般也不知道他和明楚王有何渊源,老王用了一集,讲清楚了李时珍如何在楚愍王儿子突发重病时,被推荐前往医治,由此被楚王推荐到朝廷当太医,开阔了眼界,回到湖北后李时珍才立志以一己之力著述一部伟大医书的。
■ 见证楚昭王朱桢墓考古发掘,深感震撼
为何会在楚王墓工作41年?中途有没有想过改行?老王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是首批来到这里工作的人,早已把这里当作‘家’来看。出于这份责任,我也就一直守在这里。”
1980年,政府筹建龙泉山风景区,年仅19岁的王开祥成为这里的“开山元老”,薪水每月17块钱。“当时这里真的比较荒,山上没什么树木。”那时候,王开祥脑筋活、肯吃苦,负责带队培养苗木、植树绿化。1983年,王开祥当上苗圃场场长,领着几十号人叩石垦壤,孜孜不倦,渐渐有了北宋文人张芸臾笔下昔日龙泉山“苍烟绿水碧云天”的景象。
1990年底,省市考古机构对楚王墓群中保存最完整的楚昭王朱桢墓进行了发掘。王开祥负责现场考古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他亲眼见到金册、玉印、腰带等300余件珍贵文物被发掘出来,深感震撼。
之后要成立昭园文物管理所,由王开祥负责牵头。只有高中学历的王开祥,不想当外行。他跟考古人员一起下地,得空就把专业书籍借过来看,不懂就问。他去省市县图书馆借阅历史文献,江夏县志、江夏艺文志、灵泉志等不能外借的地方史料,他想办法手抄带回来看。当地口口流传的历史故事,也是他搜集的内容。阅读各种文献,会碰到看不懂的生僻字,1983年买的一部《现代汉语小词典》帮了他。“至今用了快40年,不知道翻了多少回,纸已经发黄,舍不得丢。”
考古专家称赞王开祥是“土专家”,明代运输建材的古河道走向如何,古时万卷书楼等“灵泉十二景”遗迹在哪里,哪个村湾出现过什么古建构件,他基本可以在考古队下地考察前说个八九不离十。
■ 为单霁翔做过讲解,受到“网红院长”点赞
为何想到录短视频讲明楚王故事?王开祥说,应该是在给众多游客、领导讲解后,大家说讲得好,建议录视频发抖音宣传。当时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先是拿手机录,推送后,流量还不错。许多人都说龙泉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厚的底蕴,这么多的故事,作为武汉周边的人大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于是决定更系统、更正规地录短视频,把明楚王墓的故事传播出来。
“面临退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让大家了解一点是一点。不然老一辈人不讲,下一辈人怎么知道呢?”
从《老王说藩王》系列节目今年8月在抖音首播,至今有78.5万播放量。视频下面各种评论,武汉网友关注最多,多称赞老王讲得好,让他们了解了身边的历史。
去年,老王为到访的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做过讲解,受到“网红院长”的点赞。
就在几天前,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来明楚王墓宣讲二十大精神,参观考古发掘中的明楚愍王茔园,老王全程讲解。同事说,“他是故事王,面对各类游客,说起龙泉山的前世今生,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让大家听入迷。”
如何做到将明楚王墓群的遗迹及相关故事悉数掌握,并在讲解时如数家珍的?老王说:“经常和考古所大学生交流,在得到了一些考古文博知识后,结合日常所学,也就越学越有味。讲解给别人听,会有一种成就感,越讲越过瘾。”
■ 退休后愿意当志愿者,继续讲楚王
龙泉山景区计划逐步恢复“三龟九寝十二景”的名胜古迹,其中一些景点的记载散布在地方志与一些家族宗谱中,为了考据历史真实情况,王开祥组织大家整理景区档案资料、上门访问本地群众、前往省图市图查阅文献工作,向老员工收集来私藏和家谱。
一个月前,湖北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上对全省文物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王开祥作为先进个人代表登台领奖。多年来,他已获得各级部门的多种荣誉和表彰。
择一事终一生,四十年文保路初心不忘。已到退休之际,但王开祥对于工作的热情不减。
王开祥向记者细数龙泉山风景区的发展:2001年,龙泉山明楚王墓群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武汉市唯一一处国家级古墓葬遗址保护单位。2010年,龙泉山风景区随龙泉街托管至东湖高新区。2018年,光谷成立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创建领导小组。2021年,明楚王墓挂牌为湖北首批省级文化遗址公园。
龙泉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更多市民过来游玩,小王也熬成了老王,他的微信头像从自己换成了小孙子的照片。
明楚王墓群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王觉得还有两方面工作要做。硬件方面最缺的是一个像样的博物馆和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软件方面比如服务、比如遗址的展示和阐释、比如公共活动。最紧要的是建设出博物馆、整治园区环境。不是达到目标就能停滞的,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
对于把明楚王墓群打造成武汉市民和全国游客都喜欢来参观的网红景区,老王也有自己的思路:“我想第一个还是得在考古先行、保护优先的情况下,把‘三龟九寝十二景’中的十二景可以陆续恢复,增强遗址的展示内容。把明楚王的故事讲好,把楚王的脉络、楚王陵园的考古成果讲好。把保护区以外打造成休闲区,让来的人能够吃喝行娱购都能实现。让这里进则为乡,出则为城,成为别有洞天的旅游区。最终打造成有山可爬、有景可看、有故事可讲、有文化可品味的自然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光谷乃至武汉的后花园。”
在这里工作了41年的王开祥明年将退休。他说,“到时有需要的话,我愿意到公园当志愿者,继续解说明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