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陈钦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湖北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企业成本降了吗?惠企政策落地没?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罗田三家企业,倾听市场主体的心声。
板栗企业资金短缺——
900万元贷款解燃眉之急
“有了这份文件,板栗企业发展更安心了。”9月1日下午,拿着刚下发的《罗田县板栗再担贷“白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文件,郑海元说。
郑海元是罗田板栗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北佳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每年9月是板栗集中收购季节,很多板栗企业因资金短缺心急如焚。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罗田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到访,了解企业困难,并迅速采取措施。
郑海元记得,去年7月6日,该县财政局、农商银行和担保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确立“板栗协会推荐、银保联合调查、争取再担支持、信息共享、集中审批、减息降费”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板栗企业提供周转贷款。
“解了燃眉之急。”去年8月底,郑海元收到900万元收购板栗专项贷款,比计划增加100万元,让他喜出望外。
郑海元坦言,去年虽然收到贷款,但没有形成长久的制度,企业总有些“不安心”。
他没想到的是,今年板栗收购季之前,一份板栗再担贷管理暂行办法的文件就送到他手中。
9月3日,郑海元再次收到900万元贷款。目前,企业已收购储存板栗1000多吨,预计今年产值突破1个亿。
1个工作日之内五证同发——
审批优化为企业节省了时间
湖北皓悦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保朝66岁,罗田人,他和儿子一起在东莞从事首饰包装盒设计制作11年。
他们将一个小加工作坊经营成为一个年产值达3500万元的公司,是周大福的供应商之一。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东莞公司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罗田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曾多次到东莞公司进行考察、招商,并希望他回家乡创业。
周保朝曾犹豫,毕竟他的企业和生意圈都在东莞。
2018年5月,他回罗田实地考察,结合当地有关招商政策、环境条件,多次具体沟通后,注册成立湖北皓悦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前期先租用2000平方米厂房,进行探路试业。”周保朝说,在罗田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下,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经过两年多规范运作,公司积累了产销一体化的经验和渠道。
今年6月,周保朝投资5000万元工程项目破土动工。
“以前办手续要花1年时间,现在1个工作日之内五证同发,这效率太高了。”周保朝说,从立项到动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优化,可以为企业减少时间成本,减少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相比于资金方面的优惠,能让企业更放心、更有信心。
为人才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企业生产创新底气更足
9月1日,湖北海成电子有限公司两名技术骨干的子女顺利入学,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秦清华长舒一口气。
“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秦清华打开话茬,今年6月,他在统计企业职工子女上学需求时得知,制造部部长李良峰、技术骨干蒋宁两位职工的孩子仍在外省老家,长期与孩子分隔两地,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该公司是2016年罗田县从江苏招商引进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电容器及材料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秦清华坦言,罗田本地专业性人才较少,公司在技术和研发方面,要从行业内聘请有经验的人才。
“李良峰、蒋宁早已是公司骨干,我们想留住他们。”秦清华说,眼下,能解决他们孩子在罗田的入学问题,他们也能安心留下打拼。
秦清华第一时间拨通罗田开发区管委会电话,请求给予支持。开发区管委会立即派人与县教育局沟通,协调争取入学名额。教育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认为他们符合引进人才政策,愿意为企业高层次人才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
“非常感谢党委政府的贴心服务,人才留住了,企业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创新中,大家干劲十足。”秦清华眉头舒展,对于公司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