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父亲摆自助红薯摊救病儿 有人一次买走七箱 有人匿名捐了一万元

楚天都市报 2022-11-04 07:59

刘鹏与儿子隔窗相望    受访者供图

刘鹏的自助红薯摊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丁鹏

近日,陕西西安曲江新区的缪家寨小区东门外,90后刘鹏的自助红薯摊吸引了不少人光顾。为了照顾病儿还能有份收入,他一个多月前开始摆摊卖红薯,被称为“红薯爸爸”。

刘鹏每到饭点都要为儿子送饭,只能在牌子上写下他陪儿子治病的情况,并留下收款码,让大家自助购买红薯。让他意外的是,他不但收到了买红薯的钱,还有市民发的爱心红包。

爱心仍在迅速传递。极目新闻记者1日来到红薯摊前,看到有4名志愿者正在帮刘鹏卖红薯。市民赵女士一次买下7箱红薯,又捐了5000元现金。

3岁儿子得了急性白血病

“一份蜜薯一份爱,卖红薯救儿子。”“自己购买,自己挑选,自己扫码,感恩感谢。”1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在自助红薯摊前看到,一辆摩托三轮车上摆放着红薯,一侧立着一个牌子,上面有刘鹏和妻子魏巧玲的身份证照片,以及孩子睿睿的诊断证明。

刘鹏说,他和妻子都是陕西商洛丹凤县商镇商镇村人,2018年结婚,2019年儿子睿睿出生。他在建筑工地做水电工,妻子在家带孩子,一家三口很幸福。今年6月,厄运突然降临。儿子高烧不退,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得了急性白血病。他整个人都懵了,妻子也在病房里哭。所幸,他和儿子配型成功。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医生表示,睿睿是急性白血病,目前正等待骨髓移植,费用对农村家庭来说的确比较高。

爸爸摆红薯摊筹救命钱

魏巧玲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睿睿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2后,她一直在医院陪床,目前在西安待了5个月,治疗费花了20多万元,做骨髓移植还要30万元。由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没有移植舱,于是孩子转到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来西安的头几个月,刘鹏没时间去挣钱,孩子治病的钱都是找亲友借的。前段时间,孩子爷爷在老家种的红薯成熟了,就要他运到西安卖掉换钱。刘鹏借来三轮摩托车,开始摆摊卖红薯,3元一斤,每天能卖几百元。

但每到饭点,刘鹏就要去给老婆孩子送饭,为此他想到了自助购买红薯,并写下一家人的遭遇,留下了收款码。令他意外的是,他不仅收到了别人的红薯钱,还有爱心红包。“红薯很快就买完了,为了能继续有收入,我就批发了红薯继续卖。”刘鹏说。

魏巧玲说这几天也有很多人捐款捐物,前两天一名网友加了她的微信,转给她1万元钱,既没有留下电话,也没有留下名字,只说等孩子好了就来看望。

有人买了红薯还捐5000元

1日下午3时许,刘鹏刚离开摊子去了医院。4名志愿者不约而同来帮他守摊,来买红薯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还特意开车或骑车过来捐款。记者看到,有人随便拿了几个红薯就付了200元。市民赵女士则直接买了7箱红薯,又拿出一个5000元的现金红包,放下就离开了。

“早上8点多到现在,卖出去的红薯估计有5车了。”从咸阳赶来的志愿者耿春柳说,她前一天看到“红薯爸爸”的视频,今天一早就赶来帮忙了。

另一名志愿者杨荟茹介绍,很多人买红薯都不称重,随便拿几个,就付50元、100元、200元不等,还有爱心市民拉来5箱红薯让他们卖掉换钱,一名老人打车过来为自己和姐姐各捐1000元。

志愿者薛飞是刘鹏的初中同学,虽然十几年没联系,但通过网上视频认出了刘鹏,第二天就过来帮忙了。他和杨荟茹的老公曹晨一起,用手搓掉红薯上的泥,然后整齐放在三轮车上,方便大家挑选。

等着骨髓移植但费用不够

刘鹏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从10月31日开始他到医院打针,目的是增加骨髓,给骨髓移植做准备。医生还叮嘱他要每天早点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一周前,他开始锻炼身体,这样能让造血干细胞质量好一些。每晚他都会坚持锻炼1小时左右,打篮球或者跑步。

“现在最愁的还是医药费,马上要做手术了,但费用还没有凑够。”刘鹏说孩子有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能报销六成左右,但一些特殊检查和进口药需自费。手术后一段时间,每周还要住院3天,但无论多难,他们都会坚持下去。这些天有太多好心人,给了他们一家人力量和希望,他非常感谢。

魏巧玲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丈夫卖红薯的收入,加上众多好心人的帮助,目前手术费只差七八万了,真的非常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

“孩子小,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但每次打针吃药很坚强。”刘鹏说,只希望能快点凑齐费用,能够尽快手术,一切顺利,孩子能够平平安安。他们会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爱心的人,长大以后有能力就要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