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身高不到1米2 医生:预防矮小症家长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2-10-16 15:5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马遥遥)10月16日上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内分泌科门诊举办的“关爱儿童,助力成长” 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活动中,不少宝爸宝妈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参与,免费检测骨龄、打印专属儿童生长发育报告,并由义诊专家评测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内分泌科专家发现,“网课时代”下一些孩子由于运动量急剧减少,晚睡等原因影响了生长激素分泌,进而导致了身材矮小。

“关爱儿童,助力成长” 义诊现场家长们围住专家咨询孩子生长发育问题。通讯员供图

当天上午9点半,家住后湖吴女士(化姓)带着10岁的女儿来到义诊活动现场。接诊的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红梅详细询问后得知,吴女士身高1米60,丈夫身高1米76,但女儿目前身高却不到1米2。孩子小时候身高还算正常,但7岁以后个子一直不见长,在同班同学中是最矮的。吴女士和丈夫之前总觉得女孩子长得慢,平时吃的也不多肯定是营养不够。然而,今年已经10岁的女儿身高竟然还不到1米2,这才引起了重视。

张主任进一步询问孩子的生活习惯后发现,吴女士的女儿4岁时就能独自操作母亲的手机。女儿上上学后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就躺在床上玩手机,睡得也比较晚。这几年由于有时候上网课,女儿在家里学习的时候吴女士和丈夫也没更多精力管孩子,女儿经常晚睡看手机,也不怎么运动。

随后,张主任通过量表测定出吴女士女儿的骨龄落后同龄人两年,随后的检查在排除了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后,诊断孩子由于长期熬夜玩手机,加之不怎么运动,造成生长激素部分缺乏导致的矮小症。

“关爱儿童,助力成长” 义诊现专家为孩子做检查。通讯员供图

张主任介绍,在此次义诊活动中,不少孩子都有和吴女士女儿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孩子长得矮不是先天“遗传”,就是还没到“长个”年龄。其实,长个除了遗传、营养、环境、疾病等因素外,儿童的生长发育与生长激素分泌有着密切的联系,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生长激素一旦缺乏,就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孩子在晚上入睡后45至90分钟内,是儿童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入睡后,一小时的分泌量占到了每天分泌总量的一半以上。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对儿童来说,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保证每天10点之前就上床休息。    

张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孩子的身高和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健康儿童的平均身高相比,低于2个标准差,就要高度警惕矮小症了。如果孩子在班上的身高长期处于后三位,家长就要引起重视。矮小症的治疗重点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至12岁是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期,研究表明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儿童骨生长潜力越大,同时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效果越好。如果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症,越早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孩子的终身身高就会更理想。最后,家长一定规范孩子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多让孩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