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预制菜销量大增,成为宅家、露营年轻群体的新宠。
10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看到,众多预制菜半成品在不少连锁超市的保鲜冷柜销售。不仅如此,很多连锁餐饮店也用上了预制菜品。
对于预制菜的持续“走红”,有专家认为,其节省了时间成本,让菜品制作简单化,未来还有较为可观的市场发展空间,但对于餐饮店而言,传统的烹制仍应是主流,不该被预制菜替代。
预制菜品国庆假期销量大增
10月12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几家大型连锁超市发现,鱼香肉丝、菠萝咕咾肉、糖醋里脊、酸菜鱼、小龙虾等预制菜品,摆放在保鲜冷冻柜里供消费者选购。
武昌街道口一家大型超市店员称,国庆假期的销售情况明显比平时要好,“像鱼香肉丝、酸菜鱼、水煮牛肉等都卖得挺好的。”
家住武汉南湖的吴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是“厨房小白”,平时在家点外卖较多,国庆放假没回老家,在家刷短视频时看到有博主在做预制菜,“感觉很方便,我马上就去超市买了一盒酸菜鱼尝试了一下,按照包装上的步骤简单加热,味道还不错。”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预制菜销量大增。
盒马鲜生数据显示,国庆假期,盒马工坊半成品菜整体同比增长82%,其中主打的烤鱼半成品同比增长39%,适合露营场景的烧烤类商品同比增长100%。
叮咚买菜数据也显示,国庆假期预制菜整体销量同比去年增长50%-60%。
部分餐饮店也用预制菜品
不仅面向个人消费者,预制菜品也走进了不少餐饮店。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显示,部分头部中餐快餐公司的预制食品占比接近100%,例如真功夫、西贝莜面村、小南国的预制餐食占比达到85%以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日式快餐品牌吉野家的招牌牛肉饭也采用的预制食品,简单加热后便可食用。
武汉一位资深餐饮从业者齐晗(化名)透露,一些大型饭店、酒楼的部分菜品也是预制菜。“比如有的港式餐厅的茶点、泰式餐厅的冬阴功汤,酒店里的酸菜鱼、水煮肉片、鱼香肉丝等常见的菜品,还有肉圆、藕圆等,有一部分是买来的半成品或企业统一配送的预制菜包。”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品控,又简化了繁琐的菜品配菜制作步骤,节约了不少人工成本、压缩了出餐时间。”齐晗说,特别是在一些婚宴、生日宴上,使用预制菜,出餐效率更高。
行业还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不过,也有消费者对此有些顾虑。
“如果餐厅也使用预制菜的话,不如自己买半成品回家做,还能省钱。”武汉一位美食爱好者说。
还有市民担忧,预制菜没有统一的标准,会出现食材不新鲜、口感不佳,或有添加剂、防腐剂等问题,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已有部分地区制定了预制菜相关标准。例如,广东省立项制定《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地方标准;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发布《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等。
对于预制菜的火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黄越认为,预制菜带给了消费者更丰富、更便捷的选择,虽然有着较为庞大的市场,但不会完全取代人工烹饪成为唯一的发展趋势。“对于餐厅而言,使用预制菜确实能够更好地做好品控,更规范和安全,但是厨师烹制仍然是餐厅的主流,消费者选择去非快餐类餐厅消费的目的,还是想要品尝具有中餐特色的传统烹制新鲜食品。”黄越表示,目前预制菜行业,也希望能有相应标准出台,来规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