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圈,都有哪些代表选手?
肉、蛋、奶、豆制品
琳琅满目的高蛋白食品怎么选?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
蛋白质圈的“扛把子”:
大豆
蛋白质圈的实力担当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每100克大豆约含蛋白质36.3克。大豆蛋白氨基酸组成与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相似,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低聚糖及各种维生素。
大豆除了可以做成豆浆、豆制品等食物之外,还可用来榨油,剩下的豆粕也可以用来做动物饲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费量大幅增加,促使畜牧产业对饲料的需求量加大。因豆粕内富含家禽和牲畜所需的营养物质,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激增。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十年
2021年,我国大豆总产量1640万吨,而进口数量为9652万吨,进口量全球排名第一。
我们如何发展自己的大豆产业?
近日,CCTV-17 《三农绿厅 总台发布》专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他说:“过去的十年是我们大豆产业稳步发展的十年。”
为端牢中国饭碗,逐步提升大豆的自给率,过去十年里,在广大豆农、科技工作者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豆产业稳固发展,实现了大豆面积、单产和总产的稳定增加。目前,在有限的土地上,已实现了食用大豆的完全自给。
2020年和2010年相比,大豆单产从大约120公斤/亩提高到了130公斤/亩。这是在大豆产区向非适宜区转移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是我们在遭遇进口大豆的冲击和高产作物竞争,以及产区条件相对恶化的条件下实现的。
我国建立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和良种攻关体系,选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以适应产区变化和生产方式变化;各行业研究人员开发研究了新农机、农艺,攻克了一些制约大豆产量提升的核心技术问题;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种质资源库,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当中,保存了4万份以上的大豆种质资源。
从大豆整体的研究来讲,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在过去十年当中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潜力
韩天富说,大豆产业发展的目标,首先是要保障食用大豆的完全自给。因此,要保证大豆种植面积不少于1.2亿亩,年总产量大于1600万吨。
此外,在保证食用大豆完全自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国大豆产能,使新增大豆蛋白质产量达到目前畜牧业蛋白质产量的一半,方能在畜牧业规模压缩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大豆食用比例,保障蛋白营养供给安全。
大豆单产还有1/3左右的提升空间
未来要在保证主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单产。
通过带状复合种植、盐碱地以及其他边际土地的开发利用,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同时,做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技术研究、培育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提高大豆产量。
从近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高产典型,以及黑龙江农垦等规模化作业的地区和主体的经验来看,我国大豆产量提升的潜力很大。
如果广泛实现规模化经营、大机械作业、提高技术到位率,大豆的单产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提升空间。在保障食用大豆完全自给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油用大豆和饲用大豆供给能力。
另外,我国要面对进口大豆的来源地区开展品种和技术储备,把控我们进口大豆的知识产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进口来源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