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团队进行面部重建手术
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新门诊大楼航拍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通讯员 江鸿颖 李菡 陈舒
走过147年的风雨历程,从武昌阅马场总部到落子光谷,再到布局未来科技城,武汉市第三医院秉承仁爱精神,始终立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提升诊疗水平及服务。2022年,三医院专科发展取得优异成绩,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烧伤科,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数量分别达20个和39个,烧伤科连续多年入围复旦大学研究所全国专科排行前十,医院进入全国医院综合排名华中区前二十,名次逐年上升。
“切中百姓之需,将优质、高效嵌入医疗服务的每一步,才能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武汉市第三医院院长黄晓东表示,医院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化作奋进前行的动力,树立大健康格局观,实现全闭环健康管理,为居民健康筑起更坚实的防线。
以烧伤为龙头
优势学科集群发展
今年8月以来,河北沧州1岁男童康康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由于热水器管道爆炸,他被重度烫伤,导致全身大面积感染、烧伤脓毒症。命悬一线时,康康千里转运来汉,被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紧急抢救。
由于康康烫伤的面积太大,父母接力“割皮救子”。这一个多月来,康康分三次手术,在医护人员守护下成功度过最危险的阶段,未来也将协助他面对漫长的康复治疗。
这是三医人始终以“精医道”为己任,将“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作为行动指南”的最好见证。作为“国家队”的烧伤科,她书写了多个“首例”“第一”:成功救治世界上首例百分之百特重烧伤患儿;实现国际首例严重电烧伤后断肢交叉移植;建立全国首个皮肤组织库,缓解烧伤患者植皮的需求缺口;成功研制国内首例烧伤截肢患者3D 打印手,为严重烧伤脸部毁容患者进行全脸重建……
烧伤科不仅帮助患者面对重创“活下来”,更是致力于建立患者康复、心理重建、回归社会全流程服务,帮助患者“活下去”。医院成立了国内规模最大、开展项目最多的烧伤康复治疗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瘢痕激光治疗、计算机模拟、康复辅具3D打印,帮助烧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锻炼;烧伤科牵头成立华中烧伤病友会,多种形式帮助患者回归社会,还成立华中妇儿烧伤基金会,为困难家庭解燃眉之急。
医院以烧伤科为龙头,带领包括整形、康复、急诊、重症、麻醉等一批重点学科集群快速发展。
整形科集整形、显微外科交叉学科的优点,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大大提高了创面愈合后的外观及功能。去年,整形科完成湖北省首例同时移植两个游离皮瓣串联起来修复缺损部位的手术。
医疗美容科作为武汉市整形美容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对武汉各类美容整形机构进行检查和指导、业务培训,并为整形失败患者进行修复治疗。
构建全链条服务闭环
打通生命通道
市民王先生(化姓)突发急性心梗,被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胸痛中心启动绿色通道,从患者进医院到确诊急性心梗,再到开通血管,全程仅10分钟。因为救治及时,患者康复后没有留下后遗症。
“国内平均时间约60分钟左右,10分钟实属难得。”武汉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李东升说,这得益于胸痛中心以及区域协同救治联盟每个环节的快速反应,这种成功的例子并不少见。
三医院先后创建国家心衰中心、国家房颤中心、国家心脏康复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复评;获评湖北省卒中急救地图建设单位(2021 年度高级版),不断优化救治流程,推进心脑血管疾病诊疗规范化。
“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组建急救联盟,并与120 联动,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无缝衔接’,尽可能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最大受益者是居民。”该院光谷院区神经内科主任刘建光说。
2019年,医院牵头成立了光谷区域协同救治联盟,至今已与洪山区、武昌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26家基层医疗单位形成急救合作网络。数据统计,在三医院,心梗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再通的最短DToB时间(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血流恢复的时间)比全国平均水平快50%,卒中中心脑梗患者血管再通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依托区域协同救治联盟,还可把心血管疾病防治、康复进一步下沉,实现全闭环健康管理。”心内科主任李东升介绍,通过科普义诊、健康筛查、血压达标计划等活动,将治病的关口前移,重点人群重点关注。
对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建设模式,医院还建设了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创伤中心,打通急救绿色通道,联合多学科支持,守护百姓健康。
群众有了“健康管家”
探索医防融合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努力实现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武汉市第三医院多个科室团队走到市民身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泌尿外科对社区老年男性免费进行前列腺癌检测;妇科团队协助社区为女性居民进行两癌筛查并解读报告;心内科团队筛查H型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分型管理。
肠癌在我国是第三大高发癌症,只要通过早筛很容易识别。5年前,光谷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彭波带队到江夏等远城区,为居民做胃肠镜检查。她说,从癌前病变发展为恶性肿瘤的过程较长,早筛查、早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负担。
去年起,武汉市为重点人群提供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首义院区消化内科主任田霞为了不漏一个高风险市民,带队深入江夏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早防早治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该科正在建设消化道癌“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建起“预防—筛查—检查—治疗—康复—随诊”的闭环流程,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位列居民慢性病死因第三位。光谷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红荣介绍,为加强全民防治体系建设,该院牵头成立了“光谷呼吸联盟”,并建设社区“咳喘单元”,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培训专业人员、规范化建设呼吸专业,全方位管理患者用药、康复治疗等,力争3-5 年,降低人群发病率、致死率;首义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深知不少病变隐藏在肺结节表现中,于是牵头建起肺结节诊疗中心,为患者进行一站式排查、分级、治疗,将重症扼杀在萌芽阶段。
让诊疗更加精准
聚焦特色门诊
为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武汉市第三医院依托特色学科优势,延伸开展特色专科和专病门诊。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慢性难愈伤口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糖尿病足溃疡、下肢溃疡、压疮等慢性伤口发病率快速上升,创伤伤口、术后伤口和癌性伤口等患者也很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三医院皮肤创面修复中心背靠烧伤科创面治疗实力,通过系统评估、先进敷料、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工程皮肤和负压伤口疗法等,联合内分泌科、骨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内外兼治,加速康复。
痛风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三医院骨科联合内分泌科、肾内科及营养科,率先在湖北省开设痛风门诊。骨科主任医师胡海清介绍,从以往的“单兵御敌”变成“多兵种联合作战”,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这种多学科联合“作战”的门诊,还包括甲状腺结节门诊、肺结节门诊、头痛门诊、更年期门诊等,让专家围着疾病和患者转。
对于新手妈妈在母乳喂养时的困扰,三医院在光谷院区推出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安排国际哺乳顾问IBCLC认证的资深护理专家坐诊,提供母乳喂养个体评估指导,并协助解决产后生理性乳胀、乳汁过少、乳腺炎等问题。此外,医院还设置了更年期门诊、减重门诊、戒烟门诊、产后康复门诊、人流后关爱门诊、用药咨询门诊等特色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