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 李桦 鲍芹)在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镇张店小学护儿山村教学点,有这么一个女教师,36年来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她36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英语、数学、美术任课教师、带班主任。她叫成芳,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扎根乡村,教书育人永葆热情
1986年,湖北省麻城市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七岁的成芳高中毕业后,放弃留城机会,只身来到离市区50多公里、离乡镇20公里、海拔600米且交通不便的张店小学护儿山村教学点,成了一名深山的民办女教师。
一到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福田河镇和黄土岗镇两镇交界的护儿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106国道都要走10公里。这几十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成芳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把一个个孩子送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
成芳老师给学生们认真讲课。摄影 李桦
成芳自踏上山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起,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道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1996年考入麻城师范民师班学习两年,毕业后又回到原来的学校。她除了不断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在从教的36年里,成芳经常一吃了午饭就到办公室给班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习,课后孩子们有不懂的,她也会耐心讲解。历年来,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在全镇小学统考中,她所任教的英语、数学教学成绩都获得前几名。她本人也连续荣获了“全国模范教师” “荆楚好老师”“黄冈楷模”“麻城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成芳老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摄影 李桦
网课学习,一个都不能少
2020年的春暖花开,应该是成芳走上讲台的日子,但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麻城市教育局从3月开始线上教学活动。成芳积极应对这一变化:“只要能教学,和学生在一起,什么方式都可以,何况他们都有一颗求知的心!”
每天,成芳老师会秒变“主播”,开启直播与学生连麦,了解学生的得与失,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连麦时,她发现个别学生最基本的朗读单词都不过关,于是她从学科网下载每单元的单词音频,发到班级群,让学生跟读,下次直播时作为检查的第一部分。
她经常跟学生强调网上上课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布置的任务。成芳老师认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另一份防疫责任。
有一些学生,父母都在外地务工,由于疫情原因没有回家过年,家里又没有WiFi,爷爷奶奶又不懂网络,为了确保这些学生的成绩不掉队,成芳就把村里的七八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给他们讲课,陪他们写作业,按孩子们的口味给他们做不同的饭菜,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成芳看着也高兴。
有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提着土鸡蛋来感谢成芳,都被成芳婉言谢绝,并叮嘱家长:“土鸡蛋留着自己吃吧,娃也要长身体,只要学习成绩提升了,娃乖巧懂事了, 才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我只是履行了教师的职责,做了一件平凡的小事而已!”
孩子的成长,是我工作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时胜于母爱,这种爱能唤醒每一位学生身上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成芳用爱去点亮孩子们的心灯,以真诚的爱去体贴学生,用关心去感化学生。凭着做人的良知,教师的责任心,她把自己的爱和关怀全都给了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在成芳班级里留守儿童很多,她很关注这些孩子。为了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她经常到留守儿童家里家访,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的信息。她告诉孩子们要独立,要坚强,要自信。
成芳老师在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摄影 李桦
成芳对自己的孩子却总有些亏欠。“这么多年来,我亏欠儿子太多,但我不能丢下山里的孩子们不管,他们也是我的孩子。”成芳略带哽咽的说出这番话,“不过我的儿子现在长大了,也懂事了,已经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
36年来,成芳多次婉拒从山区回到城市的机会,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她说:“到哪里都是一样地工作,我怕我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尤其是见不着你们,我多舍不得呀!”话虽这么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成芳还是放不下班上的孩子。就这样,她在山村小学一直无怨无悔地工作至今。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成芳对孩子们最大的希望。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深山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