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周珊
正在热映的电影《妈妈!》,讲述了一位饱受阿尔茨海默病折磨的65岁女儿和照顾她的85岁母亲之间的故事,真实再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种种病状,以及家庭面临的照护困境。该影片改变了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只是“记性不好+爱忘事”的刻板印象,让很多观众不得不直面该病的残酷底色。
其实,记忆障碍只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基本的表现,它还有很多“非典型”症状。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江城专家提醒,它又被称为老年痴呆,需警惕的是,除了记忆力下降、丢三落四外,精神行为异常,性情改变等表现,也能是老年痴呆的早期征兆。
爹爹婆婆突然性情大变 原来都患上了老年痴呆
68岁的徐婆婆家住汉口,平时很爱干净,家里也总是整洁有序。可从一年前起,徐婆婆经常在小区的垃圾桶里翻腾,将饮料瓶、纸盒子等往家里捡。一开始,老伴和子女以为她是勤俭节约,可后来她在路上看到废品、垃圾都喜欢捡回家,但也不拿去卖,把它们当“宝贝”一样囤在家里。家里人劝说她很多次,让她不要再往家里捡垃圾,可徐婆婆总是不听,把卧室和客厅都堆得乱七八糟。家人察觉到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免有些担心,赶紧带她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
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罗涛接诊后,经详细问诊及认知评估量表、血化验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判断徐婆婆出现了认知行为障碍,最终诊断为老年痴呆。
无独有偶,70岁的张爹爹平时性格温和、精明能干。最近两年,他突然间性情大变,脾气暴躁、易怒,常因为一点小事与人争执,起初家里人以为他是年纪大了脾气变怪,都没有太在意。后来他们发现,张爹爹的记忆力逐渐变差,出门前要反复确认家里的电器是否关好,有时刚说过的话转身就不记得了,还总是找不到东西,整天疑神疑鬼,怀疑家里进了小偷。为此,儿子在家里安装了监控,但并没有发现有陌生人行踪。
上周,张爹爹的儿子带他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认知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张爹爹存在认知障碍,进一步磁共振检查确诊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性格改变可能是先兆
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经屏介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增长,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群越来越多。通常大家认为的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为记忆力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是以性格改变或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逐渐出现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执行能力下降等典型的老年痴呆的症状。
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罗涛介绍,从科室日常接诊的情况来看,目前因早期精神行为异常、性格改变来就诊的患者,仅占两成左右。
长江航运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许康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在最早阶段可出现主观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完整地记住亲人的名字,或有时忘记时间、地点,注意力和体力下降,担心自己会得病,不愿意思考,经常需要他人帮助,容易紧张或焦虑,幸福感下降等。如果病情进展,就会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这一阶段除了感到记忆力和(或)其他认知功能减退以外,认知水平也会下降,身边知情人能发现患者认知出现了异常。另外,患者使用工具的能力轻度受损,但基本生活能力不受影响。
研究认为,主观认知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时间窗”。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够积极预防,控制导致这一疾病的危险因素,不仅可防范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还可以逆转认知损害的症状。
经屏主任提醒,当老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时,应引起重视,这可能是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关键。虽然老年痴呆目前无法被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法,延缓病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