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视频剪辑 向莹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好呀么好地方……”9月20日,一位老人手拿一本破旧的歌词本,一曲《南泥湾》流淌而出,深情满满。他的老伴坐在一旁的轮椅上,侧身注视着他,小声和他一起唱着。
唱歌的老人名叫汪正南,今年94岁。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给中风的老伴唱歌。小区的长椅、广场,都留下过他和老伴的身影,老伴曾爱民总在一旁陪伴,和他一起唱。小区的居民袁阿姨被两人的爱情打动,19日她致电极目新闻,希望老人的爱情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结缘海南,定居武汉
20日上午10时,在汪正南家中,老伴曾爱民在保姆陈阿姨的帮助下,从床上坐到轮椅上,和汪爹爹合唱了一首《南泥湾》。虽然两位古稀老人牙齿稀少、吐词不清,歌词也是断断续续,但是能听出他们唱得很认真。
汪爹爹和曾婆婆
汪正南出生于湖北武汉,1949年6月,21岁的汪正南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此期间,他在海南岛结识了当地姑娘曾爱民,两人一见如故。在1954年7月21日,两人订婚,那一年,汪正南26岁,曾爱民18岁。
入伍合影
汪爹爹退伍后在武汉大桥局工作,曾婆婆在武重机床厂工作,两人定居武汉。回武汉后,曾婆婆将弟弟的2个孩子也一起带回武汉抚养,老两口生育了4个孩子,一路相互扶持将6个孩子培养成人,孩子们读书工作后也相继离家。
订婚纪念照
在汪爹爹家中,记者看到每个房间都挂着两人的合影。汪爹爹介绍,他和婆婆两人都喜欢摄影,去过很多景点拍过照。他指着一张长城留念的照片,回忆自己推着轮椅带着婆婆一起看长城,照片中两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老伴年轻的时候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当时还代表单位去北京参赛。”谈起曾婆婆,汪爹爹满脸笑容。他给记者展示了几本相册,里面记录着曾爱民年轻时参加比赛的照片。汪爹爹介绍,曾婆婆很喜欢运动,以前跑步还获了不少奖,但由于搬家,有些证书已经找不到了。
在客厅的背景墙上,还挂着一幅整面的书法字画,汪爹爹笑称,自己喜欢写书法,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都是自己琢磨写出来的。“现在身体不行了,只能跟老伴一起唱歌。”
我们一起唱歌时,她精神好多了
2007年,姚家岭房屋拆迁后,他们搬到了南湖伟业佳苑小区。退休的老两口总在小区里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特别是唱歌,很多邻居也是这样和他们熟络起来的。
10年前,曾婆婆突发中风,行动不便,汪爹爹将坐轮椅的她推下楼,在小区里面转转,偶尔也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唱歌。“每次唱歌的时候,我觉得她精神好多了。”汪爹爹称,之后只要有时间他就推着曾婆婆下楼唱歌。
可就在10天前,意外却突然袭来。
“曾婆婆那次昏迷差点没挺过来。”保姆陈阿姨介绍,当晚6点左右,她发现曾婆婆昏迷了,她赶紧通知子女们赶来。汪爹爹十分担心,一直在婆婆的床边陪伴守着,眼泪不停地流。子女多次说让汪爹爹去休息,他也没有离开,紧紧拉着婆婆的手,哼唱着他们熟悉的歌曲,想要唤醒她。就这样,汪爹爹守了曾婆婆一整晚。隔天早上,曾婆婆平安醒了过来。
谈到当天的情景,汪爹爹十分感触,他望向婆婆,眼里含着泪水。
汪爹爹的歌词本
经过一周的休养,曾婆婆的身体恢复了。9月21日,在小区广场上,汪爹爹、曾婆婆和4位老人围坐一起。由于降温,汪爹爹还叮嘱阿姨给婆婆披上了一件薄外套。他拿着一本已经发黄的歌词本,上面全是他亲手抄录的歌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康定情歌》《洪湖水浪打浪》……他一首首地唱着,围坐的老人附和着,曾婆婆坐在轮椅上侧身看着他,岁月静好不过如此。
结婚近70年,感情恩爱如初
施婆婆今年80岁,是汪爷爷的老邻居,他们相识近40年。此前在姚家岭的时候,他们就是上下层的邻居,如今又住在一个单元。“我们小区的老人都听过他们唱歌,两个人的感情很好。”施婆婆介绍,这些年来老两口很不容易,拉扯大了6个孩子,孩子个个都有出息。两人做啥事也总是商量着,从没有听过他们吵架。
房间挂满照片
“虽然来照顾老人没几个月,但爹爹对婆婆的好她都看在眼里。”陈阿姨称,因为曾婆婆中风腿脚行动不便,需要定时翻转身体,有一次她给婆婆翻身时,婆婆喊了一声。汪爹爹立马跑进房间询问。平日里,曾婆婆只要发出一点声响,汪爹爹都会来查看她的情况。“老人对我也很好,完全把我当成一家人。”陈阿姨表示,很羡慕他们之前的感情,这是现在这个年代少有的。
谈到两人的感情,汪爷爷笑称,两人结婚快70年了,很少吵架,也很少分开。
“她性格很好,老让着我。”“连家务活都是我们一起做的。”“她人也很能干,家里的6个孩子都是她带的。”说起曾婆婆的好,汪爹爹的脸上带着笑意,侧身看着婆婆,这一幕大概就是爱情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