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景观温室首次夜间开放

湖北日报 2022-09-11 14:22

武汉植物园景观温室,建成于2006年,占地面积3188平方米,共收集保育世界各地珍奇植物1500余种,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景观温室。中秋小长假期间,景观温室首次在夜晚时分对外开放。

9月10日,记者实地探访景观温室,感受植物的魅力。

“光棍树”“红丝线”外表奇特

“姐姐,这棵树为什么没有叶子。”一个小朋友指着一棵树问。

“它是绿玉树,也叫光棍树。”华中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介绍道。原来,光棍树的原产地气候炎热、干旱少雨,为了保水抗旱、减少水分蒸发,它们的叶子慢慢退化,逐渐变小、消失,进化变成了现在“光棍”形象。光棍树的枝条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取代了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供植物生长的养分。

纤长的气生根纤弱如丝、柔顺如水,数百或上千条从棚架垂悬而下,洋洋洒洒、宛若屏风,恰似一帘幽梦。

锦屏藤,藤蔓性植物,与我们常吃的葡萄同属一个大家族——葡萄科。其气生根是黄褐色的,但新生的气根却鲜红娇嫩,被称作“红丝线”。这美丽的“红丝线”的作用为繁殖生命,当它延伸到泥土里即会根深叶茂,使生命无穷无尽。

“绿巨人”“大酒瓶”智慧储水

武伦柱,主要生长在北美洲墨西哥沙漠地区。在原生地,最高可达12米,加上通体绿色,因此被称为沙漠中的“绿巨人”。在酷热干旱的沙漠地带,武伦柱为何总是如此生机勃勃?

原来,为保护自己,武伦柱全身长满尖刺并具有粗大具棱的茎干。尖刺既能防止鸟类啄食,又能减少水分蒸发。而茎干的棱肋犹如一个可以收缩的水袋,在雨季会迅速吸收雨水使茎干变得膨大,如同装满水的袋子,保护自己安然度过下一个旱季。在原生地,其高大的躯干可储存上吨的水分,所以又有“沙漠水库”之称。

为抵御缺水干旱的环境,酒瓶兰也是颇有“智慧”。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并储存在“大酒瓶”里,到了干旱的季节便自给自足,不会活活“渴死”。

酒瓶兰,又名象腿树,原产墨西哥干热地区。高可达10米。由于其茎干基部膨大似大酒瓶,簇生叶子自然下垂,叶姿婆娑酷似幽兰,因此而得名“酒瓶兰”。对于徒步行走的旅人而言,“大酒瓶”是珍贵的水源。

“世纪植物”“活化石”颇具个性

一旦开花结实,完成自我更新及繁衍子孙的重任后,植株便干枯死亡,这便是龙舌兰了。

龙舌兰,因形态很像龙的舌头而得名。大多数龙舌兰属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有些种类甚至被称为“世纪植物”,要生长达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熟开花。因此龙舌兰也叫单次开花植物。

1882年,英国植物学家巴尔福首次向世界介绍了一种会“流血”的特殊树种,叫做“龙血树”。当地人传说,龙血树里流出的红色液体是龙血,因为龙血树是在巨龙与大象交战时,血洒大地而生出来的,这便是龙血树名称的由来。“龙血”其实是一种树脂,具有很多作用,不仅是名贵中药“血竭 (麒麟竭)”的主要成分,可以治疗筋骨疼痛,还是一种很好的防腐剂和油漆原料。

此外,龙血树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树木,生命周期可达八千余年。它最早出现于白垩纪恐龙时代,被誉为植物中的“活化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保护树种。

除了这些“宝贝”,温室里还藏着落地不会腐烂而是生根发芽,且能改变人的味觉系统的神秘果;高可达20米左右,光是一个叶片长就可达3-4米的旅人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陈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