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华中凉都”野三关⑨|刚刚过去的夏天,200多家民宿一房难求

极目新闻 2022-09-02 07:17

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小燕 黄华

“三位妈妈,明天早晨我陪您们去外面大庄园转转,记得早点起床哦。近日,巴东县野三关镇梦园四合院民宿老板娘杨荣群和来自武汉的卢起秀三姐妹客人一起品茶、闲聊。三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已在梦园四合院民宿住了一个多月了。

“住着就舍不得走啊,晚上睡觉要盖被子。” 这个夏天,野三关镇200多家民宿一房难求,北京、上海、河北、武汉、荆州等地的“候鸟”纷至沓来,在习习凉风中体验别样田园生活。

辣椒茄子随手摘,一日三餐不重样

82岁的卢起秀老人说,在武汉每天锻炼身体总累得气喘吁吁,在梦园四合院民宿住了十多天后,每天走一两里路都不累,呼吸也很顺畅,听不到汽笛声,只有鸟鸣狗叫和猫咪的声音,挺安逸的。

蜿蜒而来的苦桃溪和支井河环抱着庙坪村,连片成块的千亩核桃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梦园四合院民宿便深藏其中,占地800平米,白墙青瓦,土家吊脚楼风格,院内有茶室、琴房、露天书吧、小桥流水,院外有泳池、菜园、步道、凉亭,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气候怡人。

2020年,恩施州天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荣群修建了这座四合院,缘起于她对田园生活的依恋和向往。小时候,杨荣群时常在乡下舅舅家玩,住的是吊脚楼,吃的是吊子锅炖腊肉,蔬菜自家种。多少年后,杨荣群依然对这种田园生活恋恋不忘,如今,她梦圆庙坪村,过上了她想要的田园生活。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十分向往田园生活,我修这座院子也算是帮很多人实现了田园生活梦。”杨荣群说。

杨荣群是一位创业女强人。她将院内11间客房装修成不同风格的房间,有的房间内还有阁楼,并给每个房间取上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归心楼、红叶屋、月光阁、听雨舫、云彩轩……其内部装饰根据房间名精心布置,浪漫、新潮、怀旧、古典……你想要的房间风格,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我们这每一个房间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故事。”杨荣群介绍,依托生态、旅游、乡村、人文等资源和区位优势,民宿内外实现了山水生态、土家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完美融合,更加吸引了游客的心灵。

菜园就在四合院外百米内,辣椒、茄子、西红柿、青菜等时令蔬菜翠绿满园,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在菜园采摘,一日三餐不重样,餐餐都可以品尝到土家风味儿。

远离城市的喧嚣,来一场乡野的漫游时光。来自荆州的客人黄斌夫妇从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梦园四合院民宿后,便带着两个孩子在梦园住了一个礼拜。两个孩子每天和狗、猫嬉戏,在鸟声中追逐、玩耍;夫妇俩则漫步于核桃园内,舒心、畅意,或在露天书吧获得一份闲适、安宁。

“明年我们还会再来”

“不虚此行,明年我们还会再来。”当提着行囊即将驾车离去时,黄斌夫妇跟院内的每一位客人握手道别,就像一家人,恋恋不舍。

庙坪村核桃庄园内共有梦园四合院、山核郡、馨梦轩、西谷仙居、龙涎洞5家民宿,76间客房,天天满房,客人来了一波又一波。民宿老板们经常联合开展篝火晚会、诗歌朗诵等文艺活动。卢起秀三姐妹说:“来了一个多月,她们也学会了摆手舞和《六口茶》等土家歌舞。”

目前,庙坪村的5家民宿老板正在联手筹划根据不同的季节,收购当地老百姓的核桃、腊肉、土豆、辣椒等农副产品,做成伴手礼,让客人们带回家。就像杨荣群说的一样:“我们发展民宿的理念是让客人来了不仅是为了睡一张床、吃一顿饭,而是要让客人们感觉是回来过日子的,让他们有一种归宿感,来的时候很想来,走的时候舍不得离开‘家’。”

杨荣群说:“有时真觉得对不起客人,时常接到订房电话,客房都满了。”不少民宿老板介绍,早在每年的4月份,自家的民宿就已经被客人订完了,真正到了7月、8月临时订房就很难了。

野三关,这座享有“华中凉都”、天然氧吧之称的千年古镇,民宿经济作为乡村产业的新生业态,正在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如今,一房难求的火爆正推动着该镇的民宿经济百花齐放,高品质民宿旅居不断增多,乡村特色更为鲜明,给游客带来了更多获得感。

同时,为扶持食宿产业发展,提升酒店民宿服务质量,巴东县出台了住宿业奖励扶持办法,对创建成为甲级、乙级、丙级的民宿,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支持民宿经济发展,更好为游客提供自在舒适又颇具个性化的旅居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