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孙喆
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至今已进入第6个月。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能源等多个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广泛制裁。8月24日,这场冲突即将迎来半年的时间节点,全球能源、粮食版图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
由于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社会在能源危机中“越陷越深”,对俄制裁的代价也在逐渐显现。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6月23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德国进入天然气应急计划中的第二阶段,即“警戒阶段”。
“从现在开始,德国就要应对天然气供应短缺的问题。”哈贝克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说,“我们正处于天然气危机中。”
今年3月底,德国公布了天然气应急计划,该计划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警阶段”,政府将通知欧盟委员会准备采取“进一步应对措施”,但国家不会强行干预,天然气供应商仍可以采取市场手段保证供应,但运营商需每天向德国联邦经济部报告一次天然气供应情况;第二阶段为“警戒阶段”,天然气应优先用于储备而不是发电;第三阶段为“紧急阶段”,国家将直接干预,削减优先级较低的行业的供应量,以保证普通家庭和医院等关键机构的供气。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从宣布进入“预警阶段”到进入“警戒阶段”,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7月25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将暂停通往德国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另一台涡轮机运行以进行维修,从莫斯科时间27日早上7点开始,“北溪-1”的日供气量将降至3300万立方米。
对此,美联社指出,日供气量3300万立方米意味着,通过该管道的天然气只有最大输气量的20%。
该消息发布后不久,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汉诺威就宣布,为了节省能源,市内所有游泳池、体育馆和健身房将只提供冷水淋浴;公共建筑的热水供应也将切断,不再提供热水洗手。
与此同时,哈贝克在谈到德国目前的能源形势时表示,今年冬天,德国家庭将面临更高的天然气账单。
“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能生存吗?”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一片质疑声。
俄乌冲突推高小麦价格,知名快餐品牌在日本推出大米披萨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也是全球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俄乌两国合计小麦出口量约占全球的30%,玉米约占20%。
俄乌冲突爆发后,两国粮食的生产和出口受阻,导致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风险很高,尤其是威胁到了基本主食高度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低收入国家。
据BBC报道,今年4月初,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俄乌冲突冲击全球谷物和植物油市场,3月全球食品价格创新高。
报道称,3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2.6%,同比上升33.6%,继2月之后,该指数再度刷新自1990年设立以来新高。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来源:BBC)
据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追踪全球贸易最活跃的食品类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包括谷物、植物油、乳制品、肉类和糖等。
此外,由于葵花籽油报价上涨,3月植物油价格指数飙升23%。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是全球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
另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近期,非洲开发银行的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导致小麦出口受阻,推动非洲市场上的小麦价格上涨60%。
8月18日,日本产经新闻在报道中提及,由于俄乌冲突推高了全球小麦价格,知名披萨专卖连锁企业必胜客将于本月22日在日本推出由大米制作的披萨。对此,媒体分析指出,此举更多是出于成本考虑,因为“小麦价格大涨,而国内大米价格较稳定”。
必胜客即将在日本推出由大米制作的披萨(来源:日本产经新闻)
俄乌冲突加剧通胀风险,埃民众冰箱被迫“大瘦身”
今年7月初,居住在埃及首都开罗的小贩汉拿·阿亚德在接受CNN的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加剧了埃及的通货膨胀水平。
“有些顾客以前经常一次就买5公斤或者10公斤的水果,现在他们最多才买两公斤。”阿亚德在开罗街头经营着一家水果摊,他告诉记者,原来一天就能卖出去的水果现在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卖完。
收入少了,阿亚德家的冰箱也变“瘦”了。“我们家现在都不怎么吃肉了,像鸡肉可能一个月买个两回,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6月1日,摄于埃及首都开罗的一家面包店(来源:CNN)
据了解,埃及80%的小麦进口依赖俄乌两国。根据埃及政府的说法,埃及今年的小麦价格已涨至每吨435美元,而去年才270美元。
媒体分析指出,俄乌冲突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不确定性,再加上通货膨胀,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的餐桌都受到了影响。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消息,今年4月27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俄乌冲突加剧通货膨胀,在价格波动和金融成本增加的背景下,预计该地区2022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8%,低于此前公布的2.1%的预期。
相关报道截图(来源: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
此外,报告还显示,截至今年3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通胀率约为7.5%,地区内多国的中央银行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内通货膨胀率或仍保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