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茅箭抗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极目新闻 2022-08-18 22:11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欣言 龚萍

“脱下防护服,你们肯定也认不出来我们谁是谁,我是周均桃,她是周均柳,我们是双胞胎,姐姐当志愿者,我也要当,我们看谁在核酸检测台上登记信息快准精。”00后大学生周均桃和周均柳都戴着黑框眼镜,扎着麻花辫,不仔细看,真的分不清谁是谁,但是干起活来,却暗中较劲。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目前急切需要招募志愿者,无职党员、退役军人、暑期大学生优先.......”8月14日,一则通知在十堰市茅箭区和昌中央公园小区微信群转发后。“我参加”“我报名”“我愿意”“我马上来”“我是老党员”这样的回复,顿时在志愿者招募群“炸屏”开来…………

十堰茅箭抗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时隔3年,十堰再次直面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党员欣言姐的号召下,小区住户闻令而动,不到一个小时,完成100多位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集结,他们来自企业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退役军人党员、教师党员、大学生党员和业委会成员等。

“我是一名入党34年的老党员,因为儿子参加了2019年底武汉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他的志愿精神感动了我,这次,我和爱人一定要抓住机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54岁的徐先生激动地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我叫朱一国,我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我是业委会的,志愿服务不能少了我们业委会,服从党员带领,我干啥都可以!” 朱一国一路小跑表着态。

刹那间,志愿者们如群星闪耀,3号楼来了、5号楼来了、9号楼来了、13栋报到、25栋报到..........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面对1万多人的小区和严峻复杂的防疫形势,按照茅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五堰街办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按照“医护检测人员+1+2+3+N”模式(1名党小组负责人、2名信息采集员、3名共产党员、N名志愿者),成立了8个党员先锋岗、1支业委会党员先锋队、5个小组,并最终由30余名党员示范引领,带动100多名志愿者科学分工后开始工作。

十堰茅箭抗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

科学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前提,为有效发挥志愿者作用,老党员们把志愿者队伍进行有效分工、定人定事。定岗完毕后,志愿者按照医务协助、后勤保障、秩序维护、咨询协调、机动补位、楼栋值守等六大类进行划分并定点定位,迅速进入角色,全面做好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宣传引导、物资保障等防控工作。

市直机关下沉干部王宾琴、陈金主动请缨,负责中央公园门口三个核酸检测点位的秩序维护和协助工作;业主委员会成员肖明丽、杜玮主动加入后勤保障组,为大家提供物资供给;退休大姐徐丽萍“丢下”自己的宝贝孙子,拿起以前跳广场舞的大音响,开始了楼栋劝导。

“我爸爸是国家电网工作人员,因高温天气,在外维修电网已经一个月没回家,我妈妈是文体系统干部,下沉社区也几天没回,我叫赵东阳,我也想做点贡献,我愿意主动在核酸检测点为医务人员递送棉签提高检测效率!”青年志愿者赵东阳扶了扶眼镜,难掩当志愿者的迫切愿望!

十堰茅箭抗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徐大哥、柯小弟、李大姐、王小妹、朱同学………”大家都过来帮忙,把这个核酸检测棚尽快搭起来,一时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红马甲”“小红帽”。

一颗红心就是一份温暖

“一抹红”在小区里流动着、穿梭着、奔跑着,天好像不那样热了,人们的心暖暖的。

大姐、大妈、大婶、爷爷、奶奶们等有些摇动着纸扇子、有些戴着口罩唠着嗑、有些捧着手机追着剧,都在一米安全线上耐心等待着。

疫情防控工作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志愿者切实做到“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居民放在心上”,密切关注群众的所需所求。对于小区居民提出的出行、就医、充水、充电、充气问题,进行耐心政策解读;对于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开通绿色采样通道,大大提高采样效率;对于矮小的孩子们,为提高采集准确率,志愿者提醒医护人员站起来采样,志愿服务队既严格管控,提高服务质量,又注重人文关怀,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配合与认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下沉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和业委会,团结一致,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守护美好家园,用鲜亮的“志愿红”筑牢了抗击疫情的暖心防线。(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