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长江协助巡护队|安徽芜湖繁昌区协助巡护队:73年前“渡江第一船”,今成禁捕新“战场”

极目新闻 2022-08-09 21:36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编者按】

他们用脚步丈量长江,用汗水甚至生命,守护着长江。不分寒暑,无论昼夜,他们乘风破浪的地方,正是他们最深情的守望。

7月31日,是“世界巡护员日”。据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最新统计数据,全长江流域已经建立起470余支协助巡护队伍,协助巡护员人数超过1.7万人。他们已成为渔政工作的一支重要协助力量,对于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由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主办、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极目新闻承办的“优秀长江协助巡护员”年度评选已正式启动。这个盛夏,极目新闻派出多路记者,分赴长江流域15个省市深入采访,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入海口,从长江干流到两湖与汉江,寻访长江协助巡护队员的工作现场,记录他们守护母亲河的行动与心声。

1949年4月20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渡江第一船”在安徽繁昌登陆,成就了永载史册的荣光。

今天的繁昌,也是长江“十年禁捕”的重要战场。这个战场上,也有一支政治素养高、责任心强、有担当、敢作为、铁面无私、爱岗敬业的护渔队伍——芜湖市繁昌区退捕渔民护渔队,放下捕鱼的网、驾驶巡护的船,他们就是长江协助巡护员。

协助巡护队

渔民上岸变身护渔协助巡护员

芜湖市繁昌区协助巡护队成立于2020年10月,由8名退捕转产渔民组成。自成立以来,全天候、全覆盖地对禁捕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护,积极协助禁捕执法办案,1艘护渔船、8辆电瓶车是他们的主要装备。

繁昌区原有建档立卡退捕渔船53艘,已全部销毁,226艘涉渔“三无”船舶也依法取缔;53户209位渔民,已全部纳入医疗保障,需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177人已全部落实养老保险,需转产就业的124人已全部就业。

44岁的杨万能退捕上岸后,进入协助巡护队,曾经长江捕鱼的辉煌时刻,今天回想起来却让他心有余悸。“1990年前后,一网能捕几千金刀鱼,而且大都在4两左右,1996年以后就越来越少了,2013年前后几乎绝迹。”杨万能说,没干护渔工作以前,不知道过度捕捞对长江的危害有多大,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鱼群赶紧恢复,尤其是珍稀鱼种。

除了心底对长江生态的敬畏,杨万能还给极目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捕鱼的时候,2013年以后,一年毛收入7万元左右,去掉成本,一年可以挣5万元左右;现在当协助巡护员,自己一个月3000多元,还有五险一金,家属也能在城里打工,两个人加起来,比打鱼挣得多,生活质量也比整天漂在江上强很多。所以,招聘巡护员的时候,我赶紧报了名,干了两年,越干越有劲儿!”

协助巡护队驾船巡查

守牢22公里江段的3个刀鱼捕捞点

协助巡护队的8名巡护员均是退捕渔民,他们比常人了解长江渔情,而且驾船技术过硬、熟悉水域环境。

8名协助巡护员,每天通过分段巡逻、网格划分、轮流包段等方式,进行全流域巡查。而且,每天记录巡查过程及发现的违规违法事实,及时归档上报,以供汇总、整理、查阅和分析,对制度化护渔提供数据参考。

除了日常巡护,他们还配合渔政部门不定时、不定点进行夜间突击检查,先后参与“春季打击长江刀鲚(刀鱼)非法捕捞专项整治”“打非断链”“四清六无”等专项执法行动。在护渔巡护同时,他们还积极向沿江群众广泛宣传各项禁捕退捕政策,主动打捞清理水中废弃渔网渔具及各类生活垃圾。

深谙渔情的杨万能说,每年春季是刀鱼的洄游季,长江芜湖繁昌段更是刀鱼聚集的地方,其中22公里的江面有3处最佳捕捞点,每年3至5月份,8名协助巡护员都日夜守在这三个点上,尽最大努力保护它们不被捕捞。

“特别值得欣慰的是,今年春季,我们在日常巡护时,看到了刀鱼鱼群,那种激动的心情和当渔民时看到刀鱼鱼群的激动完全不一样!”杨万能说,当年看到鱼群,只想着怎么能够全都捞上了,现在看到鱼群,想的是怎么让它们不被捞,让它们繁衍不息。

协助巡护队

连续蹲守5个夜晚查获违法锚鱼人

“禁捕以来,违规捕鱼的人确实少了,但钓鱼的人还是有。”杨万能说,协助巡护队并不是非要把谁“抓起来”,而是要早发现、早制止、早劝离,要在没钓上鱼的时候就劝离垂钓者,“我宁愿没有违规违法者可查,而不是经常看到有鱼被抓起来,因为没有鱼被伤害,才是他们协助巡护的目的。”

然而,违法钓鱼者偶有出现。今年2月初,春节临近,协助巡护队在一家大型企业的院内,发现有人在江边用锚钩钓鱼,因为是钓鱼位置在企业内部,协助巡护员没有权力强行进入。他们连续几天跟踪,并通过江边的摄像头锁定证据,在蹲守了5个夜晚以后,2月6日下午1时许,在码头再次发现了一名锚鱼男子。巡护员第一时间上报繁昌区渔政执法大队,协助执法人员当场查获锚钩8个,此案件后被公安部门列为重点案件处理。

协助巡护队发现线索、固定证据,已是渔政执法至关重要的辅助力量。截至目前,繁昌区协助巡护队累计劝离垂钓者500余人,发现“三无”船舶3艘,清理网具82副,协助执法人员暂扣鱼竿200余根,查处非法垂钓案件20余起,非法捕捞案件2起。

同饮一江水,共护一江鱼。从“捕鱼人”到“护渔人”,他们在自身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也不忘向其他退捕渔民宣传转产效果,带动了更多退捕渔民转产增收。退捕渔民陈桂兰,还创办了香菜企业,解决了更多渔民的就业问题,为长江禁捕贡献了“岸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