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陈识 谭俊伟
正值中伏,江城还将持续高温。闷热之余,最大的感受就是烦躁。开车烦躁、说话火大、容易吵架……记者日前获悉,一些市民因为“情绪中暑”到医院就诊。8月3日,专家提醒,预防情绪中暑,市民要注意做好“心理降温”,如果靠自身调节仍觉得情绪不容易受控制,就要及早就医,寻求帮助。
开车时老容易发火,小伙患上“情绪中暑”
29岁的小胡(化姓)从事餐饮工作,平时脾气还不错。可最近一段时间天气热,他骑电动车上班、送货时,总感觉莫名火大,管不住自己的情绪:路人过马路走慢了挡路了,他会大声吼几句;要是有人骑车比他快,超过了她,他也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要超过去……
怕他出现安全问题,小胡的老婆说了他好几次,让他收着点脾气,骑车注意安全,不要老着急上火,他依旧我行我素。半个多月前,小胡因为在路上和人赌气超车,差点跟一辆私家车发生碰撞。他回家气呼呼地跟妻子说起此事,还将对方一阵痛批,妻子觉得小胡最近的情绪有点问题,强烈建议他到医院去看看。
拗不过去,近日,小胡在妻子的陪伴下,来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找到了心理专家朱军红主任。朱主任听完小胡的叙述,让他做了心理量表分析,结合他最近一段时间容易焦虑、激惹、烦躁、冲动的表现,专家诊断他出现了“情绪中暑”。
朱主任建议小胡,高温天时首先要尽量减少在正午最热时外出的时间。针对他最近的状态,建议他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调整。专家对小胡进行心理辅导后,教会他一些应对策略,如通过正念练习等来进行放松,还配了一些抗焦虑的药物,经近两周的治疗和心理咨询后,小胡的情况大大缓解。
要学会给自己进行“心理降温”
日前,记者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汉口医院等江城多家医院获悉,最近一些市民因为“情绪中暑”到医院就医。武汉市汉口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董汉宁表示,最近自己接诊了一名中年女性,平时性格温和,最近却经常烦躁、易怒,在单位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同事吵架,在家也常因一些小事跟老公吵架,工作和生活都受影响。就医后才知,原来是出现了“情绪中暑”。
董汉宁主任介绍,只要当天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较大时,就会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明显影响,容易造成情绪失控。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易与人发生摩擦或争执,只要一点小事,就会引起较大的情绪反应,甚至引起不良的后果,这就是“情绪中暑”。
朱军红主任也表示,高温是“情绪中暑”的重要原因,此外,市民最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压力,也可能会诱发甚至加重该情绪。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他介绍,首先,要保证自身身体健康,比如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中午睡个午觉;尽量不要高温天时在户外环境工作很长时间,如果在户外工作时感觉烦躁、容易发火等,要赶紧到室内乘凉降温,情绪可能会好很多。此外,市民还可以通过听轻音乐、做正念治疗、做瑜伽、规律运动等方式,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如果市民发现自己或者家人通过改变所处的环境、自我调节等方式,还是无法改善心情烦躁、容易焦虑、容易激惹、容易冲动等情况,就要警惕是否出现了情绪心理问题,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专业心理专家就医,遵医嘱进行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