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口腔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助力来凤口腔诊疗跨越式发展 心手相牵十六载 真情帮扶结硕果

楚天都市报 2022-08-03 07:51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名誉院长边专教授探望帮扶联系点村学校儿童

武大口腔专家赴来凤县百福司镇石梁子村开展义诊活动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蒋楚剑 高翔 李贤

地处鄂西南边陲的来凤县,因凤凰飞临的传说而得名,隶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处,被称为湖北的“西大门”。

16年来,武大口腔专家团队凭高尚医德引领初心,以精湛医术践行使命,为当地基层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为当地医院传经送宝,对当地医务工作者倾囊相授,为来凤县人民医院口腔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勃勃生机,用实际行动向33万来凤县的父老乡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健康答卷。

技术帮扶

变“输血”为“造血”

来凤县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医疗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来凤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在发展之初,面临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医师数量少、设备老旧等诸多困难。对口帮扶16年来,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党委书记付宏宇、院长尚政军多次率团队赴来凤县人民医院了解来凤县的相关需求,实地考察帮扶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就每一个阶段帮扶计划的重点工作做出详细部署,同时还派出专家组长期驻扎在来凤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工作。全国人大代表、该院名誉院长边专通过调研走访、送医送药等一系列举措助力对口帮扶联系村镇健康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武大口腔充分发挥学科技术优势,派驻多专业学科骨干下沉,进行技术指导,自2006年以来,陆续派驻了牙体牙髓、颌面外科、种植、预防、正畸、牙周、黏膜等专家队伍到来凤县人民医院坐诊,开展临床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科研指导等工作。

同时,武大口腔每年还设置专项经费,支持来凤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医师到该院进修,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继教项目。

适宜技术的开展,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撑。16年来,武大口腔结合当地科室的发展需要及临床业务开展情况,捐赠了牙科治疗椅、全景X光机、牙科大型显微镜、热牙胶充填系统、根管测量仪、数字化印模仪、超声牙周治疗仪等设备,为当地诊疗水平的持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武大口腔帮助指导下,来凤县人民医院加入了该院的远程医疗平台,借助互联网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打通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渠道。

为基层群众

送医送药送健康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在武大口腔的积极推动下,来凤县人民医院从2013年起开展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为当地适龄儿童提供免费龋病预防和口腔健康教育。武大口腔派驻专家团队从项目管理、窝沟封闭操作技术、口腔健康检查等方面,对当地口腔科医生进行系统性培训。该项目走进当地学校,每年约为1000名适龄儿童提供免费龋病预防和口腔健康教育,免费窝沟封闭3.5万颗牙,局部用氟1500人次,为当地口腔疾病预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与此同时,武大口腔专家团队多年来还开展了多次义诊活动,为当地一千余人次的患者提供咨询检查和健康宣教,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专家团队的医疗服务。

16年帮扶

交出亮眼成绩单

对口帮扶来凤16年来,武大口腔对口支援设备资金100多万元,设置人才培养专项经费10万元,派驻专家100多人次,帮扶引进“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资金114万元,购买当地农副产品100余万元,深入农村,为乡村卫生室捐赠医疗设备2万余元,为当地农村捐赠了3万余元物资,为转入该院的部分家庭困难的患者减免了10余万元的医疗费用,为来凤县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6年倾力帮扶,来凤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医疗技术水平、综合能力、设施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2014年成为恩施州州级重点专科,2020年成为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学科综合能力位于恩施州前列。

来凤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年门诊量从2000多人次增至12000多人次,科室人才队伍逐渐壮大,科室的仪器设备已充分满足日常接诊需要,诊疗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日常已开展了多项适宜技术,如: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直丝弓矫正技术等,还可独立开展比较复杂的口腔种植技术,包括全口种植、上颌窦提升、骨劈开、骨增量等。

凭借多年的人才培养及诊疗水平的提升,来凤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已能很好地服务来凤县域内的患者,并为宣恩县南三镇及龙山县城镇等地区近百万居民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能基本满足来凤县绝大部分口腔疾患不出县的公立医院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