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电动车原材料上涨、缺芯以及疫情等因素,国内新能源车在2022年上半年都开启了“涨价潮”,其中部分品牌甚至有过2-3次的价格调整,以此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涨价似乎没有降低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在不断提升,6月已经达到27.4%的高点。一边涨价一边订单拿到手软,成为上半年新能源车企的缩影。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趋于稳定,以及多个品牌新产品的陆续上市,新能源车似乎也即将陷入到与汽油车相同的“价格战”模式,而位居上半年新势力销量榜首的小鹏汽车,则打响了“降价”的第一枪。
近日,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能看到,许多网友展示了与门店销售的沟通记录,核心内容均是小鹏汽车提供了定金抵扣尾款活动,减免金额在5,000-10,000元,部分车型还提供最高10,000万元的权益礼包。此外,小鹏汽车在上次价格调整时,已经开始向部分配置版本直接赠送NGP辅助系统,换算下来整体价格与2021年底接近,低于2022年上半年。
据小鹏汽车销售表示,“小鹏汽车的销售政策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变化,并且之前支付定金的用户无法享受到变化后的政策,如果觉得新购车政策更好,只能退定后重新预订。当前的政策也只延续到7月底,8月之后会有哪些变化还不得而知。”
【·优惠1万打底 提车周期最快3周】
目前小鹏汽车在北京共有20家门店,主销车型为P7、P5以及G3i三款车型,此次E电园咨询了部分门店,均得到了相近的答复。“这次的降价涉及到了小鹏汽车的全系车型,主要是以定金抵扣尾款、选装权益以及置换补贴来实施的,没有像传统车企那么明确的‘优惠降价’。”
具体车型来看,P7是此次降价幅度最多的车型,其中480G+、480E和480E+只有尾款减免5千的权益,586G的尾款减免增加到8,000元,并且给予10,000元的选装权益,而高配的625E与670E+的选装权益与尾款减免都是10,000元,目前562余706版本官方无法订车,所以不在减免范围内,最顶配的670E+鹏翼版同样没有优惠。
G3i的460N和520N+提供了选装权益与尾款减免各10,000元的政策,520G+仅有3,000元选装权益。小鹏P5全系均提供5,000元尾款减免,选装权益从3,000-10,000元不等。此外,部分车型可用10,000元选装权益额度去换取贴息金融方案。
我们用3月21日前与7月中下旬订车的小鹏P5 550E的价格来进行对比。3月21日前执行小鹏第一次涨价后的政策销售,补贴后车型价格为19.83万元,选装1.2万元的智能睡眠空间或者智能生活空间能补贴9,000元,并且赠送家充桩(价值5000元),以及每年1千度电卡(以2000元计算),单独选购高速NGP需要20,000元(提车后36,000元)。按照选装NGP和智能睡眠空间来算,此时小鹏P5 550E的售价为22.13万元。
在7月16日-7月31日期间,小鹏P5 550E补贴后价格为21.19万元,选装补贴达到10,000元,尾款减免5,000元,算上选装智能睡眠空间、安装家充桩以及免费的NGP后的总售价为21.39万元,比3月便宜0.74万元。
此外,北京车主凭借新下指标首年享2,000度电卡,试驾可得500京东卡。如果算上充电权益,今年一季度购车的用户需要使用6年才能补齐差价,更何况1000度电卡的实际价格可能会更低。这还是以3月订车的价格来计算,对于5月-7月上旬订车的用户来说,差额会更大一些。
此外,北京地区小鹏汽车还提供置换补贴,燃油车店内置换现金补贴18,000元,旧车自行处理提供相关手续现金补贴12,000元;北京新能源车店内置换现金补贴14,000元,旧车自行处理提供相关手续现金补贴8,000元,具体政策以地区及当地门店政策为准。
提车周期方面,今年上半年小鹏P5和P7的提车周期最长超过20周,而现在在售版本大多数提车周期都在3-8周内,甚至有网友表示预订的P7在3天后就完成了配车。
虽然没有明确表明降价,但这种优惠活动对于新购车者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刚刚定完车,或是今年初订车刚提车的车主来说,不仅花费了几个月时间等车,综合价格还比新用户贵,意味着被割了韭菜。相比之下,特斯拉此前在价格调整时的做法就比较灵活,如果降价了按照新标准执行,涨价了仍按锁单价格执行。
“门店没有权利私自优惠或者提供购车政策,一切都是厂家进行把控。只要是销售政策发生了变化,哪怕定车后只有一天,我们都没法按照新的政策去实施。”销售人员表示。
此次购车政策变动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部分用户的不满,“即将涨价时铺天盖地的宣传,刺激用户提早购车,反而降价的时候却偷偷摸摸,没有及时告知消费者,给到选择的空间。”
【·订单压力过大 新车型上量仍需时间】
QA源自小鹏汽车电话会议纪要
小鹏的优惠政策是从7月16日开始的,而7月中旬的电话会议纪要则进一步阐明了此次变动的原因。“7月前15天订单低于预期,选择降价加大促销,如果订单不及预期会再延续。这次冒着得罪6月底到7月15日的客户还是干了,说明竞争很惨烈。小鹏的压力非常大,全面销量目标21万辆,上半年还不到7万辆,下半年14万辆的难度可想而知。”
E电园了解到,小鹏汽车6月底订单量是1.5万辆左右,到7月15日是1.1万辆,7月上半个月新增4,000辆,交付7,500辆左右,预计7月底订单会在1.3-1.4万辆左右。目前小鹏P7、P5、G3i的订单比例在6:3:1,由于此次促销力度对于价格更低的G3i更有利,预计这款车的比例会小幅增长。
“目前来看蔚来和理想没有动作,AION是经销商定价,本身就已经市场化了。燃油车价格已经来到历史低点,下半年燃油车和新能源都会打价格战。”小鹏内部对于下半年市场竞争的认知非常明确。
产能方面,小鹏汽车拥有三大工厂,肇庆工厂现有年产能20万辆,年产能均为10万辆的广州和武汉工厂,将在今年三季度投产。待工厂全部使用后,小鹏三季度月产能在2.9万辆左右,年底月产能可达到5万辆。而当前小鹏汽车的月均销量还不到2万辆,无论是订单还是产能压力都非常大。
新车型上,小鹏将在三季度连续发布新款P7和G9两款车型,其中新款P7主要是增加一个激光雷达版本,某些硬件会升级,比如820换8155芯片,外观基本没变化,销量不会出现过多波动。而G9这款车小鹏内部预期月销量在5千辆左右,综合下来仍然很难达到3万辆月销水准。此时率先开启降价,对于后续的竞争也有一定益处,只不过会损害之前一批老车主的权益。
有意思的是,在2021年特斯拉价格反复波动的时期,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特斯拉大幅降价后,销量数据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稳定地实现增长,小鹏汽车在一段时间如果有降价,会给前面买的车主一定补偿。”不知道在面对新一轮市场压力下,小鹏汽车对于老车主会有何种策略。
作为全球新能源车发展最快的市场,中国电动车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同样,背后面临的竞争也是更加残酷的。从燃油车市场的变更便可一窥究竟,韩系和法系迅速陨落,即便是日系与德系车也都拉开了新一轮的价格战,保值神话也不复存在。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加以及新一代产品的陆续问世,在价格层面上的竞争也会重演。
就目前整体市场而言,特斯拉和比亚迪手中握有大量订单,自然不必为价格而发愁。蔚来与理想作为新势力的领头羊,并且保持高端品牌的调性,价格也不会有较大波动。反而是主打中端市场的自主与合资品牌,不仅要内部竞争,还要提防汽油车的反击,价格战的出现也难以避免。
此次小鹏汽车的降价促销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一旦车企的订单不足,此前规划的工厂产能、车型研发以及人员组织架构等方面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就如当时小鹏在P7后没有继续发力中高端市场,反而推出了与G3同平台的P5,正是受到了市场和资金端的压力。
车企间的价格战收益的永远是“等等党”的新用户们,但作为主打用户运营的新势力品牌来说,如何平衡降价促销与维护老车主们的感情,是一件永远值得深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