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致内蒙古最大湖泊湖水变绿,当地:水体富营养已缓解

极目新闻 2022-07-24 21:04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7月22日,有网友拍摄到内蒙古最大湖泊呼伦贝尔市呼伦湖金海岸景区附近湖水变成绿色,岸边出现死鱼现象,“呼伦贝尔发布”称此为每年夏天经常出现的“自然生态现象”。对此,多位专家称,呼伦湖水变绿是因为蓝藻导致,说明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

一段网络视频显示,一个大湖的岸边散落着一些死鱼,靠近岸边的湖水已经变成绿色,一阵阵地涌向岸边。

有网友称,这是7月22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湖金海岸景区附近拍摄到的景象,不知道这是青苔还是污染所致。有网友评论称,这是污染所致。

7月24日,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呼伦湖的管理是由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负责,建议通过宣传部向管理局了解相关情况。

极目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电话均无人接听。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7月23日晚,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呼伦贝尔发布”发布了《呼伦湖蓝藻水华现象得到逐步缓解》报道。报道称,“每年一到夏季高温季节,来到呼伦湖周边游玩的游客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局部湖区的水体变绿了,并伴有刺鼻气味。湖区人把其称为‘出青苔’,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窦华山介绍,“出青苔”称为“水华”,其出现和水体中的低等植物蓝藻有关,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目前,呼伦湖的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的状态。

报道显示,目前,该市正在加紧实施《呼伦湖蓝藻水华预警及应急处置》项目,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力求把蓝藻水华对湖区群众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中心主任、研究员、温州大学教授李仁辉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视频中的湖水变绿是蓝藻导致的,说明了其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上世纪90年代,该湖就曾出现过蓝藻,当时他曾到现场进行考察。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周琼介绍,视频中湖水变绿、形成浓密水华是蓝藻所致。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蓝藻水华爆发的主要原因,排入湖水中的氮磷元素超过了富营养化的阈值,在气温和风力等因素的加持作用下,导致了水华的出现。要想控制好蓝藻水华,必须控制好入湖的污染源,适度投放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控制过多的蓝藻,并恢复湖中水生植物的数量,采用综合治理方式防止水华再现。

(图片来源:呼伦贝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