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关近日截获了44只大蝴蝶标本,经鉴定,这些蝴蝶是列入濒危物种红色目录Ⅱ的蓝鸟翼凤蝶。
前不久,北京海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一个申报为工艺品的邮件,X光机图像异常,立即截停了该包裹。
北京海关所属北京邮局海关印刷品监管科副科长 程铭嘉:发现它的包装比较简陋,都采用纸片作为包装,没有作一个密闭性的处理,散发出了一种能明显感觉到一些动植物特有的味道,这更引起我们关员的进一步警觉。
海关关员将纸片逐一打开后,发现了44只大型的蝴蝶标本,棕色的体型较大,单侧翼展长约10厘米,蓝色的体型稍小,但羽翼十分艳丽多彩。经鉴定,这两种颜色的蝴蝶均为蓝鸟翼凤蝶,棕色的为雌性,黑蓝色的为雄性。
据了解,蓝鸟翼凤蝶分布在大洋洲部分地区,由于体型大且外观华丽,被很多昆虫爱好者追崇,随着人类的诱捕,数量变得越来越少,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昆虫纲近危红色名录。
北京海关所属北京邮局海关印刷品监管科副科长 程铭嘉:首先它违反了华盛顿公约,这个蝴蝶它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Ⅱ的濒危物种,所以属于禁止进境的名录(中的物种),其次蝴蝶有可能在它的原产地区会携带有相关的疫病,所以我们在进境(查验)当中,所有有关动植物的进境都需要有关部门的检疫审批。
入境国际邮件中截获活体蝾螈和蜥蜴
近年来,一些追求新潮和猎奇的宠物爱好者掀起了饲养另类宠物的热潮。这些宠物爱好者不仅在境内购买,有的还在境外网购宠物。殊不知,这些活体动物非但不能进境,还会给饲养者带来一定风险。
北京邮局海关关员近日在对进境邮包进行现场监管时,发现申报品名为“工艺品”的某邮包存在入侵物种夹藏高风险,现场海关关员立即对该邮包进行开拆查验。
北京邮局海关快递科 吕玲玲:发现里面有两个塑料瓶和一个布包,打开塑料瓶之后就发现里面有一个大型的疑似火蝾螈成体,还有很多小的火蝾螈。布包里面有蜥蜴,还有很多苔藓植物。我们就对这个邮包做暂不放行处理。
经鉴定,该邮包中共有活体火蝾螈10只(成体1只、幼体9只),意大利壁蜥5只。据海关介绍,这些境外邮寄来的活体动物存在携带病原体入境的风险,一旦在境内大量繁殖,还将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北京邮局海关快递科 吕玲玲:它(火蝾螈)是通过皮肤来分泌毒液的,拿到手里的话,肯定会对我们有一定的伤害。意大利壁蜥和火蝾螈都是属于外来物种,如果它在运输过程中逃逸的话,在我们国家生存、繁衍后代的话,可能会对我们国家本地的物种存在一定的入侵风险。
目前,这些火蝾螈和蜥蜴均已被妥善处理。海关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海关首次截获篦齿拉丁蠊 我国未见分布
拱北海关日前在中山港口岸截获篦齿拉丁蠊,篦齿拉丁蠊是蜚蠊的一种,蜚蠊又俗称蟑螂,是重要的病媒生物,这也是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在国内未见分布的蠊物种。
今年6月,中山港海关、珠海保健中心病媒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山港口岸对一批自圭亚那进口的原木进行联合检疫时,共截获10只蜚蠊成虫和若虫,现场关员迅速取样送实验室鉴定,并对同批次货物严格实施检疫处理。
拱北海关所属珠海保健中心国家病媒重点实验室工程师 陈健:经检测鉴定,其中1只为篦齿拉丁蠊,为国内未见分布种,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蜚蠊俗称蟑螂,是重要的病媒生物,海关在此次截获的8只活体蜚蠊中检出了70余种病原微生物。
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监管一科科长 陈志勇:近年来,中山港海关创新开展“口岸海关+实验室”现场联合检疫模式,强化对入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检疫查验;同时,打造“青篱”国门生物安全科普基地,创新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科普工作,共同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据统计,2019年以来,拱北海关已累计截获全国口岸首例输入性病媒生物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