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后疫情时代新常态,罗田旅游开启2.0模式

极目新闻 2022-07-18 18:36

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世民

7月15日中午,中国南方多数地区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以上,来自江苏省的陈延安先生一行5人驾车来湖北省罗田县薄刀峰景区避暑,谁知该景区竟然一床难求,千里迢迢而来的陈先生只好向罗田县文旅局求援,经多方协调,终于为其调到三间房。18日上午,陈先生在电话中再三向罗田县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致谢。

据悉,今年6月份以来,罗田天堂寨景区、薄刀峰景区一扫近几年的低迷,来休闲度假的游客爆满;进入7月中旬,每天来两大景区避暑的游客数千人,周末则再现一床难求的盛况。

“这也是近5年来少有的红火,今年五一小长假,燕儿谷、玖玥农庄游客入园人数分别达到5172人、6100人,接待游客人数较往年同期接近翻番,创疫情以来最高记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党委书记陈建说,“跟前几年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不一样,如今来罗田的人以休闲、度假、避暑、美食等方式为主,游客都是奔着自己心中对罗田的期望而来,到这里的目的是找一处能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地方,我们把这种旅游新业态称为罗田旅游的2.0时代”。

罗田旅游资源独特,曾经历“抛物线”式发展轨迹

7月15日,陈建接受极目新闻记者专访时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蹒跚起步,到2015年前后的如火如荼,再到随后几年的停滞不前,罗田旅游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追赶到领跑、从领跑到落后的“抛物线”式发展历程。

为适应疫情常态化的特征,改变罗田旅游的现状,去年至今,罗田县先后召开了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天堂寨景区专题调研会,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县人大、县政协也分别组织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点子。

大家普遍认为,罗田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兼容并蓄、交相辉映,天堂寨、薄刀峰、天堂湖景色怡人,红叶、吊锅、温泉独具特色,是大别山核心景区和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园区所在地,生态优势突出,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质量均居全省前列。二是产业基础完善。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尽管当前遇到一些困难,但产业规模、配套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体系、品牌效应等仍较为完善。三是特色亮点突出。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近郊游、乡村游、亲子游等市场潜力,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景区,如燕儿谷景区、卓尔黄泥塘“白云深处”、九资河三胜剧场等。四是社会氛围浓厚。2013至2017年,罗田的旅游接待人数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7年达到最高峰,创造旅游综合收入过50亿元,旅游收入对县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0%,一大批优质企业、在外能人纷纷落户罗田、回归家乡,与罗田旅游休戚与共,在复苏进程中苦炼内功、负重前行,静待“春暖花开”。

罗田人民对发展旅游情有独钟,认为罗田旅游不能垮

“后疫情时代,随着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迎来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现在是拼命干活的关键时刻,是大抓旅游的最好时机”,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在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旅游对于罗田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罗田干部群众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面对旅游业发展困境,罗田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旅游兴县’战略不动摇。”

经过多次调研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罗田县委县政府将全县旅游发展的战略方向确定为依托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核心资源,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全力支持、重点打造九资河片区,发挥核心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全域协同发展。

新形势下,旅游产品的打造应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创新玩法涌现,备受游客青睐。比如,美食已经成为目的地选择的重要指标,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吃到哪儿玩到哪儿,据统计71.9%的当代旅行者愿意把最多的费用花在美食上。

综合罗田县地形地貌、生态条件、区位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绿色生态是罗田最有竞争力的资源,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是罗田最根本的出路,也是一条惠及子孙万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实现路径就是发展旅游产业,走好旅游之路。

理顺体制机制,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

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是制约景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罗田县委成立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党委,统筹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公园管理处、林业局、文旅局、国有林场、九资河镇等部门力量,负责全县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经营管理、景区联合执法等工作,在统一的指挥架构下,实现组织联建、规划联合、产业联办、项目联推、执法联动。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探索“政府加市场”联合开发模式,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发、建设、运营旅游项目。

成立大别山旅游投资公司,收回天堂寨景区管理经营权,注入优质资源,提高景区和项目的投资开发、管理运营能力。启动天堂寨景区清理整治行动,整治乱建违建乱搭,整顿市场秩序;聚焦京剧文化元素,深挖京剧文化内涵,启动“鸠兹古邑”文化旅游聚集区建设;做活天堂湖的“水景观”“鸟文章”,把天堂胜景打造成中华杜鹃古树保护园、品种展示园;围绕“两山一湖一街一村”,推进大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

陈建介绍,湖北省和黄冈市均将罗田作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首推县市,目前全县正全力以赴做好即将到来的初检和9月份复检准备工作。

计划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创建,一是将天堂寨、薄刀峰、天堂湖、九资河“鸠兹古邑”等核心资源整体打包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体量和投资巨大,预计创建成功需要3至5年时间;二是罗田天堂寨景区与安徽金寨天堂寨共建共享5A品牌,这条路径更为快捷、可行,前期双方已经多次沟通,有互惠互利的合作意向。

加紧按照5A景区标准推进天堂寨景区改造提升、优化线路、产品等工作。立足生态优势这个最大的资源,以“一切资源皆可发展旅游”的理念来进行开发,做好资源深挖的文章,把“大别山”作为罗田旅游最大的品牌来打造,以“大别山”这个大筐整合一切旅游资源,形成大别山的山、大别山的水、大别山的空气、大别山的生态、大别山的特产、大别山的美食、大别山的人文、大别山的风情等系统完整的大别山品牌概念和具象体系。要做好功效拓展的文章,通过对生态资源的深度开发,抓好“文旅加”“农旅加”“林旅加”和“商养学闲情奇”等,不断推陈出新。

立足区域协同,强化“大景区”观。坚持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加快全县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入研究验收标准,全面对接创建任务,迅速补齐问题短板,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领域互动、全结构优化、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把全县作为整体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建设,把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实现全景式展现、全时化服务、全业态发展。

立足深化拓展,培育“大产业”观。旅游产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罗田县要以旅游为坐标“原点”,围绕“食在罗田”“住在罗田”“行在罗田”“游在罗田”“购在罗田”“娱在罗田”,上下左右向外拓展,加快培育旅游大产业“生态圈”。“吃”要打好“健康牌”“本土牌”“特色牌”,依托本土食材和特色手艺,着力推出一批类似于罗田吊锅、板栗土鸡汤等深受游客欢迎的“必点菜”。“住”要加快景区和县城的主题酒店、精品民宿、乡村客栈等建设。“购”要加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可以规划建设旅游商品城,设立定点旅游产品专卖店,像天麻、茯苓、茶叶等,让游客有意愿购买、有商品购买、有地方购买。“娱”,要把《情恋大别山》剧目排好演好,丰富旅游娱乐产品供给。

立足务实管用,形成“大规划”观。总体规划就是全域旅游规划,是一幅总蓝图、一幅总愿景,是统领和引领今后所有动作和每一个阶段的开发行为、建设行为,重点是做好核心景区规划,要把“景观为基础,住宿为中心,购娱为主业,活动为主线”的景区新概念体现出来。要引导游客往山上去,往核心景区走。

“主动拥抱后疫情时代这个新的风口,罗田旅游的2.0模式已然开启,我们一定会把握好新的历史机遇,让罗田旅游迈上一个新台阶”,陈建信心满满。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