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专班现场办公37次,昔日“烂尾楼”101户业主—— “产权证办下来了!”

湖北日报 2022-07-15 08:26

业主领到不动产权证,眉开眼笑。(咸安区教育局 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洋、通讯员胡剑芳、吴莉芳)7月2日上午,咸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咸安区温泉街道陶元小区举办不动产登记进小区服务活动,53名业主集中领到烫金大红的不动产权证,十分激动。

“真不敢相信,产权证办下来了!”老家黄陂的业主任毅,住在1号楼21层,2018年5月拿到新房钥匙,装修后搬了进来。不料,家里经常停水停电,十分闹心,后来发现小区内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根本没有开通。他向开发商交清了物业管理费、房屋维修基金、办证费等各项费用近1.8万元,不动产权证也迟迟未办下来,新上户口、孩子入学只能拿一摞合同去证明,非常不便。“现在拿到了证,就省心啦。”

小区现有248户业主,101户已经领到不动产权证,余下业主正在分类分步办理中。

陶元小区原是个“烂摊子”。为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和学校办学条件,小区项目2011年启动,2016年开工,2018年完成全部土建工程和部分配套设施建设。但开发商资金不足,在楼盘施工阶段欠第三方费用较多,且在楼盘销售时将66套拆迁还建房“一房二卖”,甚至铤而走险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涉嫌犯罪。因此,该项目在即将建成之际陷入烂尾,导致工程无法竣工验收,购房户也无法网签备案。

业主多方反映,引起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0年1月,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多次批示,要求妥善解决。咸安区迅速成立陶元小区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市、区多个部门联手,历经两年多,顺利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备案,为业主办理购房合同网签、缴纳税费、产权登记等扫清障碍。2022年4月29日,陶元小区不动产权证总证顺利办理,随后开始分户办理个人不动产权证。

烂尾楼的产权证书是如何办下来的?

陶元小区不动产登记活动现场,业主们纷纷露出笑脸,工作专班成员、咸安区教育局干部金细猛却哭了。

“太难了!”他感叹。

2021年8月,金细猛接手专班工作以来,不记得自己开了多少协调会,也不记得自己找了多少人,他的代步车里程表显示:不到1年,跑了1万多公里!

“没有担当精神,这件事干不成。”工作专班负责人咸安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万龙说。

根据记录,最近1年半以来,他去陶元小区现场办公37次,大多是解决具体事项推进中遇到的瓶颈,比如通水、电、气,要解决规划、施工以及经费问题;比如红色物业进驻,要对接、劝说前期物业离场……都要多方会商,现场拍板。

咸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范艳霞介绍,该项目顺利办理产权证,除了多方联动、锲而不舍之外,关键在于创新实施“证缴分离”举措,即:将购房者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缴税环节与售房方缴纳转让税费环节分离,购房者凭相关资料,自行缴纳应缴税费后即可办理不动产权证,而不受卖方是否缴纳税费的影响。

据悉,此项改革加快化解了问题楼盘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让产权人能够顺利拿到不动产证,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