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通讯员 黄宇慧 农媛 实习生 黄昕洋
“为了保护人质的绝对安全,我必须果断。”在“8·9”南宁地铁站人质劫持事件中,曾浩作为狙击手,在嫌疑人企图伤害人质的危急时刻精准出击,依法处置,成功解救了人质,彰显了一名公安特警的坚守和担当,为全国民警树立了榜样。
曾浩,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多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获得个人嘉奖,被评为“5·12”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东盟博览会安保工作先进个人等。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2020年被评为广西“学习身边榜样”百佳榜样人物,202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在最危险的情况下,我愿意做人民群众的最后一道屏障!”曾浩说。
高强度训练锻造刚强铁兵
果断的行动、冷静的心态、持久的耐力、高度的专注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曾浩深知任何过硬本领的练就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也没有捷径可走。他20年如一日地发奋练习,要求每一发子弹击中十环的中心位置。
曾浩说:“作为一名狙击手,从接到指令到开枪往往不超过5秒,这需要始终保持冷静和高度专注,随时应对现场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因此,练就强大内心尤为重要。”
为此,曾浩专门为自己制订了一系列“魔鬼特训”计划,如模拟现场心跳训练——急速往返跑200米,紧接着完成20个俯卧撑,当心跳达到每分钟160次以上后,迅速就位、调整呼吸并在最短时间内射击命中目标。此外,还有抗干扰训练、极端环境训练等。正是经过这样年复一年的训练,才有了关键时刻成功处置的信心和能力。
2022年春节期间,曾浩不仅在寒冬中苦练本领,还带领特警支队南虎突击队开展春节期间体能、枪械、抓捕、技战术等应急处突特训。南虎突击队作为特警支队应急处突的“尖刀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处置突发事件和打击暴力违法犯罪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永远冲锋在危险最前面
每次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时,曾浩总是冲锋在前,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一线现场。南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梁上斌介绍说:“曾浩从警以来,只要接到紧急指令,他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多次成功处置案件。”
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南宁特警组成抗震救灾突击队,赶赴灾区抢险。在都江堰,一栋6层楼房坍塌只剩4层,余震不断,随时有再次坍塌的危险。发现楼房里面有群众被困后,曾浩不顾性命危险,携带软管式内窥镜和生命探测仪,爬进摇摇欲坠的危楼勘查。在获悉水磨镇、三江镇有五个受灾村数百群众断粮的消息后,曾浩和队员们翻山越岭,徒步挺进震区,将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并为他们支起帐篷,处理伤口、发放药品……
在坚守灾区的100多天里,曾浩与队友先后转战都江堰、汶川、水磨、绵阳等地,期间共遭遇5级以上强余震10多次,塌方、滑坡、泥石流等险情30多处,清理检查倒塌建筑物600余处,救助灾民6000多人次,协助从废墟中抢救出被埋压群众38人,处置灾区各类违法事件31起,调解各类纠纷61起。
同事们心中的“好榜样”
作为曾浩的同事,在南宁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杨光的印象中,狙击手枯燥的训练并非一般人能忍受,但曾浩就是“趴在那里能够做到一天都不动的人”。一大队副大队长农文斌说:“曾浩的事迹很鼓舞我们,也很让我们感动,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工作中,曾浩是队员们的严师益友;生活中,他是队员们的“老大哥”。
从警20年来,曾浩始终扎根在最危险、最艰苦的基层岗位,先后参加处突、扫黑、扫毒、救灾等各类高危勤务120多次,参与破获各类案件300多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40余名,其中持枪、持刀行凶重特大案件嫌疑人40多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80余名,击毙劫持人质犯罪分子1名,协助击毙犯罪分子2名。
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曾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展示出了一个信念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新时代公安民警形象。
作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曾浩要精通各类警用长短枪,几乎每天都要模拟实战进行狙击专项训练,可以说是枪不离手。“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都会挺身而出,为了初心和使命,再多的牺牲和付出我都愿意。”曾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