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通讯员 高翔 实习生 姜舟
一项2020年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最新研究发现,从1985年到2019年,中国和韩国成为了5至19岁儿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长最快的国家。研究显示,中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为男性175.7厘米,女性163.5厘米。随着社会条件的提高,身高不足不仅可能成为以后孩子升学、求职、婚恋的拦路虎,还会因为矮小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矮小的孩子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这就需要我们依靠科学的身高管理进行干预。
“医生,我的孩子比同龄人矮了半截,有办法长高吗?”潜江的汪女士带着孩子找到前来义诊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家忠时,一脸愁容。孙家忠介绍,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必须尽快进行身高干预、管理。
科学的身高管理就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利用科学手段预测孩子的成年最终身高,然后对其身高变化进行实时地监测、反馈和记录,从而有针对性地在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内分泌等方面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以此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很多父母的身高管理方案存在误区,有的认为身高增长应当顺其自然,无需干预;有的则干预方法不得当,盲目进补,引发性早熟。其实,遗传虽然对身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环境因素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而遗传公式也告诉我们后天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正负5厘米的身高差。
通过身高管理安全改变身高的一个典型案例当属林书豪,他并没有像姚明那样拥有良好的遗传基因,更多依靠着后天干预实现了“逆袭”;著名足球运动员梅西更是通过及时的医学干预实现身高逆袭,从而有机会站在足坛的世界舞台上。科学长高离不开针对性地在营养、运动、睡眠、情绪、内分泌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微观”管理。
若希望孩子长高,营养的合理搭配很重要。尤其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元素,如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均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吸收充分、均匀的营养。会导致孩子变胖的即食食品或快餐食品,可可粉、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巧克力等甜食,油炸、油腻食品等,应尽量少让孩子接触。另外,牛奶及奶制品、沙丁鱼等无需剔骨的鱼类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有机蔬菜等,也应让孩子多多食用。
孩子睡觉、做运动时,生长激素的分泌最为旺盛,运动可以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父母应引导孩子对运动产生广泛兴趣。在诸多运动项目中,跳绳、篮球、跑步、跳跃等垂直运动,有助于孩子身体长高,而游泳、体操、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也有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但是,倘若孩子的身体过于疲惫则会影响到正常睡眠,所以在接近睡前的几个小时建议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生长激素在孩子夜里熟睡时分泌最为旺盛。因此,父母应使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为其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孩子身体中生长激素的分泌。此外,孩子的床铺要摆放在台灯或荧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孩子睡觉时室内要保持适合孩子睡眠的湿度及温度。
压力过大会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因此,帮助孩子摆脱压力困扰,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非常重要。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及由此引发的压抑感不但会诱发身体疾病,而且会抑制身体组织生长,延滞孩子的成长速度。
另外,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应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而不要让他的情绪受到压制和束缚。
如果发现孩子身高每年增长不足5厘米,或者是与同龄人差距过大(过矮或过高),抑或过早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都需要来医院及时排除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