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馕造型鼠标垫 新疆博物馆官网图片
▲有文化的卷纸 河南博物院官网图片
◀“马踏飞燕”玩偶甘肃省博物馆官网图片
▲越王勾践剑公交卡 极目新闻资料图片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今年6月,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狂野风“马踏飞燕”玩偶,成为今年上半年最火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大到“车间工人的缝纫机都踩冒烟了”。
“马踏飞燕”玩偶因丑萌出圈,也引发文博界对文创产品设计理念的重新探索,正如打造了这个爆款的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开发负责人崔又心所说,文创产品是否具有社交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能否出圈。
A
年轻人就爱“又怪又美”
甘肃省博物馆7月1日发布声明称,发现有不良商家对“马踏飞燕”玩偶进行非法仿造和销售的行为,侵害了甘肃省博物馆对该玩偶的独家版权。
在部分网友看来,这则声明其实还透着几分傲娇,因为“马踏飞燕”玩偶实在太火了,目前线上和线下官方售卖渠道都已断货,官方“上不了链接”了,就给了盗版商趁虚而入的机会。
全国那么多明星博物馆都在打造文创产品,为什么是“马踏飞燕”玩偶抓住了网友的钱包,成为继“冰墩墩”后又一个爆款文化IP毛绒玩具?崔又心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在“马踏飞燕”玩偶之前,甘肃省博物馆还推出过一个出圈文创产品:同样以“马踏飞燕”为设计灵感的“绿马头套”。据介绍,这两款产品都是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以“更潮、更有趣”为设计理念,用“又怪又美”的非常规审美吸引大众眼球,“从销售情况来看,年轻人确实更喜欢这种风格的文创产品。”
崔又心认为,当下文创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是思维活跃的年轻人,而他们非常看重文创产品的社交属性,“能否吸引他们买来送朋友,能否吸引他们主动传播、分享,是我们设计产品时考虑的重点。”
B
别只盯着镇馆之宝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很多网友都在催甘肃省博物馆上新,并“点名”了该馆部分很有特色的文物,如面部表情丰富的人脸彩陶等,建议博物馆文创人员也把它们设计成文创产品。
崔又心也看到了网友们的热心提名,“我们也在思考,做文创产品不是只能盯着镇馆之宝,也可以挑馆里一些有意思的文物,根据它们不同的特性做一些设计上的突破,争取给大家带来惊喜。”
确实,不是只有镇馆之宝才能俘获网友芳心。据了解,此前河南博物院曾推出一款卷纸,因印有手绘文物图和相关历史知识,深受年轻网友喜爱。新疆博物馆推出的“烤馕鼠标垫”,因造型逼真掀起抢购风潮,有网友给馆方留言,“这个馕太逼真了,感觉家里的猫每天都想吃它一口。”而大运河博物馆推出的“运河出土小麦盆栽”,把大运河淤泥和小麦种子组合,让网友体验在家种小麦,感受运河种植文化,获网友大赞“创意100分”。
记者从湖北省博物馆处获悉,目前该馆推出的文创产品中,以越王勾践剑、编钟等镇馆之宝为设计原型的产品销量最好,尤其是此前推出的越王勾践剑造型交通卡,推出没多久便在线上售罄。
武汉文化创意领域的一位设计人员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省文博资源丰富,在文创领域大有文章可做。“比如省博的千年‘武昌鱼’,上过好多热搜榜,就非常适合做成文创产品,如能找到合适的设计团队,赋予其更符合年轻群体审美的好创意,很可能打造出一个现象级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