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粱母本与水稻多次杂交,农民育出杂交牧草,各地企业来寻合作

极目新闻 2022-07-06 08:28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雷世达 耿文辉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黄冈武穴市乡土专家饶水佳,用高粱母本与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株高达4米、多年生的牧草,每年采收8茬。

报道在极目新闻刊发后国内外均引起反响。4日上午,有山东企业率先登门,以5元每株的价格买走500株杂交牧草苗,而更多的洽谈者还在前往武穴当地的路上。

今年,试验田的多年生牧草已长到两米多高

研究杂交水稻育出牧草

6月28日下午4时,在武穴市四望镇饶文科村,饶水佳穿一件宽大的白色背心,反复下到水田拔草。

这位被称泥腿子专家的老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我是研究碳四(化学符号C4)水稻时,意外发现高秆牧草的。”研发C4水稻是许多水稻研究者的梦想,即用水稻与高粱、玉米等C4植物远缘杂交,以提高光合作用,大幅增加水稻亩产量。仅有小学文化的饶水佳,通过自学、反复尝试获得杂交育种知识,1993年曾得到中国农科院教授指导,在2001年12月26日农业部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给了他“后生可畏”四个字的评价。

2012年,饶水佳尝试用高粱作母本,水稻作父本杂交,数千个样本中有一株发芽。他将这株苗培育出来后,再与水稻回交,试验下来终于获得这种秆高3米、如野生芦苇那样密植的新型植物。

新牧草的味道很甜

2010年,一位畜牧养殖场老板找到饶水佳,拿这种新型植物去喂牛羊,竟深得牛羊喜欢。权威机构检测该植物营养丰富,关键是产量高,试种的一茬每亩可采草4万余公斤,每年可采七八茬。

饶水佳说,目前国内禾本科牧草都是野草与野草杂交后育成,叶片多长满钢毛、茎秆充满苦涩。这样的牧草多是割下加工粉碎后,再掺和大量玉米粉供家畜食用。而自己育出的新型牧草,采用的是两种早已为人类驯化数千年的粮食品种远缘杂交,其叶片柔软,茎秆无单宁且脆嫩多汁、甘甜。国内权威部门检测单糖含量高达9%,是甜高粱秆的2倍,普通玉米秆的40余倍,蛋白质含量高达14.2%,其它营养含量也高于普通牧草。

新型牧草不用粉碎不用发酵,可直接投喂家畜。饶水佳说,牧草单糖含量决定了其是否对食草动物胃口,与牛羊养殖关系密切。

迭代的优势明显

饶水佳介绍,他研发的牧草跟传统牧草相比迭代优势明显。新型牧草的种蔸在-7℃的长江以北地区可平安越冬。而目前的皇竹草、甜象草、巨菌草等普通牧草,0℃时种蔸基本都会冻死。在气温0℃以下地区,传统牧草种植企业需每年培育新种,大大推迟了春季供草时间,但这种新牧草是靠上一年种蔸的根系再生,每年春暖能从越冬的种蔸自然萌发新苗。

新牧草有水稻基因,分蘖力强,能像水稻那样密集生长,生长速度也快。对比试种,一般比野草与野草杂交育成的牧草增产15%到20%。饶水佳表示,新型牧草是将植物高粱的C4基因与水稻的C3基因远缘杂交获得,有高光合作用和高抗寒能力,而种蔸又能在长江以北自然越冬,相对于传统牧草的迭代优势明显。

农业部门鼓励研发

在当前牛奶、肉类产品成本提高的背景下,这种新型牧草对奶牛、肉牛的放牧乃至畜牧产业发展是否具备特别意义?

武穴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高级农艺师梅少华称,饶水佳作为武穴市的一位自学成才的农民专家,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坚持多年试验,令人钦佩。至于新型牧草能否大面积推广,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与他合作。

记者获悉,从3日上午至4日下午,饶水佳已先后收到四川、河北、天津等全国各地数百次来电。饶水佳说,除了询问价格和探讨新型牧草栽培情况外,还有许多想研发合作的,目前正在洽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