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周杰伦将于7月15日推出第十五张个人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奇怪的是,新专辑还未发行,有粉丝发现在豆瓣上《最伟大的作品》已经开分:新专辑的开分仅有5.3分,不少人只给了一星;4日上午评分已升至7.8分。豆瓣这一操作引起争议。7月5日上午,豆瓣关闭了周杰伦新专辑的评分。(据7月5日北青网)
新专辑还未发行,《最伟大的作品》却已经开分(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应该说,专辑还没发行,歌曲听都没听过,谁也没资格去打分吧?不说5.3分不对,7.8分同样没道理。
有人认为,一些用户打分,恐怕不是给歌曲打分,而是在给周杰伦打分。不喜欢他的人打低分,喜欢他的人打高分,与歌曲无关。当然,这个是有可能的。不排除有用户,看到偶像的作品被打了低分,就自觉抱团起来,联合打高分,把分值提起来。
这样的评分,让人哑然失笑,对作品的评分是否客观公正,也产生怀疑。除了粉丝的偶像崇拜,我们也同样不要忘了,网络上还有资本操控的“水军”,能量也不能小视。
诚然,歌曲好不好听,喜不喜欢明星本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态度。但是,因为有了公众打分的平台,分值的高低,就容易激发一些网友的情绪。激发粉丝的情绪,让粉丝不理性,也是饭圈界曾经拉踩引战屡试不爽的手段,他们也是行家里手。
作为评分的平台,还是应该客观公正一些。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来排除“水军”的干扰,对一些拉踩引战的用户,要毫不含糊该禁就禁。
疑问就在,新专辑都没推出来,豆瓣为什么要开分,允许用户评分呢?难道是平台想借周杰伦的流量,提前“预热”,让大家先吵起来?
真相是不是如此,我们不敢断言。单就豆瓣这个不合理的行为,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而前期的这些低分是如何来的,同样让人疑惑。
豆瓣开分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这恐怕只是他们自己清楚了。现在迫于舆论压力关闭评分,事情也不能这么算了,建议豆瓣还是作一个公开的回应。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这场评分的游戏,有时候还真不能用“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的思维去看待。电影也好,歌曲也罢,有时候打低分的未必是“黑粉”,打高分的未必是“友军”。因为,反其道而行之,让其显得不合情理,才会吸睛、吸粉。一切不过是冲着流量去的!
而据北青网一篇《豆瓣开分时间为何成“玄学”?》的报道,电视剧《梦华录》和《开端》两部“黑马”都是开播四天就突然开高分,让人猝不及防;《与君初相识》《尚食》预热热度很高,但迟迟没有出分,仅剩两集的时候才亮牌一个5.8,一个5.4;肖战、杨紫主演的《余生请多指教》很长时间没开分……
怕不理性的粉丝干扰评分,怕“水军汹涌”影响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怕平台为了来一波流量,明里暗里耍手段、玩花招,更怕明星资本和平台合谋,把人戏弄得团团转。
已经播出的迟迟不开分,新专辑还没推出就开分……豆瓣,你还是别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