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名品,黄鹤楼酒以“变”谋复兴

楚天都市报 2022-06-30 09:29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商烨

3月24日,黄鹤楼酒获得由武汉市质量监督管理局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认定的“武汉名品”。在清香品类中,有着“南楼北汾”一说,都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酒,“北汾”指的是山西的汾酒,“南楼”则是武汉的黄鹤楼酒。不难看出,在清香型白酒的版图上黄鹤楼酒业的重要性。

匠心出精品,多点布局扩大产能

“粮为酒之肉”,一杯好酒往往从一粒粮食一滴水的精挑细选开始,浓缩精华、去其糟粕。黄鹤楼酒由酿造管理中心、技术质量中心、采购中心联合组成粮食考察“铁三角”小组,从源头进行把控,为生产提供源头安全、数量充足、品质过硬的酿酒原粮。

黄鹤楼酒业坚持纯粮固态发酵,充分将高粱的香味物质和更多的健康因子融入酒体,将高粱的原粮香味,更好呈现给消费者。

此外,黄鹤楼酒业在湖北武汉、咸宁、随州三地布局了白酒生产基地,其中今年3月投产的随州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达到826亩,新的生产线全部采用自动化设备,年原酒产能大幅提升,充分满足黄鹤楼酒未来的发展需求。

南派大清香,续写名酒新篇章

业内人士分析,黄鹤楼酒业发力高端清香的信心,得益于其抓住了三大趋势。

首先是消费升级趋势。在当前消费水平提高与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环境下,黄鹤楼酒坚定战略目标,发力次高端乃至高端价位产品,年度销量稳步增长。

同时,近几年掀起新一轮的名酒复兴潮,黄鹤楼酒于1984年、1989年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两度获得“中国名酒”称号,成为武汉唯一“中国名酒”。高调推出南派大清香两款产品,吹响了黄鹤楼酒业复兴的响亮号角。

此外,文化竞争已然成为酒企们的重要战略之一。南派大清香两款产品充分结合楚文化特色,包装上运用编钟和峨冠博带两种元素,编钟为古时皇家乐器,是钟鸣鼎食,尊贵与繁华向上的象征,峨冠博带是楚国士大夫的装扮,是与士大夫相匹配的酒。

在这三个趋势之下,南派大清香系列的诞生恰逢其时,黄鹤楼酒业也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黄鹤楼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许鹏:酿造楚酒新高度

作为生长在荆楚大地的湖北品牌,一直以来,黄鹤楼酒肩负着传承和复兴中国名酒的企业使命,深耕白酒领域,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品牌形象。

黄鹤楼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许鹏表示,黄鹤楼酒业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全方面践行企业“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核心价值观。作为荆楚文化的传播者,“未来,黄鹤楼酒将致力讲好鄂酒故事,擦亮汉产白酒的金牌名片,酿造楚酒新高度。”

目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帮扶下,黄鹤楼酒业奋力完成公司全年各项经营目标,努力为湖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武汉味道里,该有黄鹤楼的清香

江潮澎湃,浩荡长江连接山海;鹤起名楼,黄鹤飘香梦回荆楚。

武汉有黄鹤楼,也有黄鹤楼酒。对于老一辈武汉人来说,没有黄鹤楼酒就不成宴席。逢年过节办喜事,黄鹤楼酒,必需的!

谈起清香的黄鹤楼酒,不少老武汉人满口生津:就是那个味!

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带有地域特征的,也才是全国的。就像武汉的热干面,成为武汉味道的代言人。

话说回来,武汉味道里,该有黄鹤楼酒的清香。当然,这股清香里,首先得有荆楚文化的自信。

我们看到,黄鹤楼酒新的包装上,有编钟、峨冠博带等楚文化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这才是武汉的那个味!

新国潮成为当下一个很流行的词,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黄鹤楼的清香,不仅要唤醒老武汉人的味蕾,更能让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从中感受到荆楚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武汉发展的活力。

我们相信,黄鹤楼酒的清香,借着消费升级的东风,一定能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带去武汉的味道以及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