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遗古村 老巷青砖诉沧桑

楚天都市报 2022-06-29 07:19

从明代一直延续至今 曾多次抵御土匪袭击

大山深处遗古村 老巷青砖诉沧桑

涂湾村青砖黛瓦的民居

古村小巷

涂氏家谱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子靓 程红星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有个封闭的小山村——涂湾,是大别山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大型古民居群落,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落始建于明朝中期,为涂氏八世祖之伯继公所建,距今已有500余年。6月26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涂湾村发现,该村如今依然保留有大量古民居、古门楼和古巷道。村中石柱础、石磨盘、石饮马槽、下马石等古物随处可见,村落内城排水设施完善,仍可使用。

大山深处难得的“风水宝地”

驱车出红安县城,沿108省道往西北方向,行驶大约30公里便到了华家河镇北部的涂湾村,该地处在湖北大悟县、红安县以及河南新县三县交界处。

涂湾村北临大别山,西接吕王古城,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1000多人口。建筑群包括三氏宗祠、古井、古碾坊仓库、古桥和建筑主体——涂氏古民居群,是一个由多座独立建筑组成的多院落建筑群。核心区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坐北朝南,东西长,南北宽,大部分建筑为砖木结构,部分辅以土坯,墙基多为规整的石条,屋顶则以黛灰色的小布瓦覆盖。

涂湾村处在大别山区深处。脚踩青石小路,漫步主街、巷道、古民居,记者仿佛穿越到明清时代,想像着500年前涂家族人在这里读书、耕作、经商的场景,这些古建筑如何陪伴一代又一代涂氏族人走过数百年漫长的时光。

村落周边生长着高大的枫树、银杏、椿树、皂荚树、黄杨木以及低矮的龙春兰、秋桂等花卉植物,村外开辟有野生板栗林、高山有机茶园、油茶园。远眺东部,翠色葱茏中,蜿蜒起伏的老君山和老君山林场跃入眼帘。

涂湾村党支部书记涂如富介绍,古村落因地制宜,依山坡缓缓而上,村落的选址及营造是在中国传统堪舆(又称为风水)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北有仙居顶,东有老君山,西有大屋岗,大格局中有良好的地理背景优势;周边小环境则北有桃家冲,东有谭树岗、锣家冲,西有放牛坡,王家河从村寨前穿过,注入滠水,周边是一片片密布的原始森林,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堪称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涂氏族人从江西迁来

据《涂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涂氏祖先为躲避战乱,历尽艰辛,自江西迁到湖北,有一支脉来到武昌及葛店一带;葛店的一支迁到孝感马家堂一带;大约到了明代中叶,马家堂又分出一支族人来到了华河镇涂湾村,当时的华河镇属于孝感。

依靠经商起家的涂氏先祖即使历经时代动乱与迁徙,仍积攒下不少的财富。定居涂家湾后,涂氏先祖开始建村筑城。历经多年建成的涂湾城,背倚吕王仙居岭,前眺大别老君山。古城由内外两城构成,内城四面建有城墙,高约4米,东西南北各设城门一座。城墙东西约500米,南北约320米。城内有民居、祠堂等,民居以功能不一、式样独特的胡同分割。

清同治年间(1860年代),涂氏族人再次加固古城。四面城墙加筑三尺宽石料,城墙内部夯土加宽至八尺,城高加至一丈八尺,城门上面各设碉楼一处,每处碉楼均配大炮、小炮(一根铜铁铸炮管,下置泥土炮台,具体规格不详)各一门,同时配火铳、刀矛等武器。城内开辟专门制造火药和铁器的作坊。此外,涂氏族长收养流浪乞丐,专司夜间巡城打更。

村民曾多次击退土匪

清末,这里曾受到周边土匪多次骚扰,好在涂湾城墙厚实,购置的武器装备精良,加之涂氏族人众志成城严防死守,让村子一次次化险为夷。

据村里的老人说,约在1900年代,大别山地区著名土匪头子余介山曾率百余人前来抢劫涂湾,当时涂湾村不仅城墙厚实,而且装备了土炮和火枪、土铳等,土匪虽然人数众多,但无法靠近城墙,最后只得无功而返。几年后,另一股土匪姚老幺率两百余人妄图洗劫涂湾,涂氏族长率村民依靠古城墙奋勇迎战,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摸清了土匪的虚实后,族长果断下令转守为攻,打开城门冲出涂湾,一鼓作气将土匪击退十几里,两名跑得慢的土匪被活捉。

1938年冬,日军曾派飞机轰炸了涂湾古城墙,据村民核实,日机至少投下6枚炸弹,精准地轰炸了四门和主城墙,涂湾古城墙几成废墟。

1976年,涂湾村整修村中池塘,从塘泥中打捞出一枚未爆炸的日军炸弹。

排水设施至今保存完好

一个个英勇御敌的故事,在古村口口相传;一处处历史遗存,也被当地视为建筑文化珍宝。

涂湾村党支部书记涂如富说,涂湾依托的北山发脉于老君山,老君山是红安县境内海拔最高的山。涂湾村的文物遗存包括古村落民居群、三氏祠堂、涂氏古墓葬群及其附属文物。村落东南处为三氏宗祠遗址,东边有古碾坊和仓库,两处古井、一处古桥分别在村落民居外围的西边、东边和北边。

涂湾内城东南角和正中各砌水井一口,外城掘水塘,水井供村民生活炊煮饮用,水塘供村民盥洗用,内城地下排水设施完善,至今保存完好,可供居民使用。

沿村落民居由西向东分布着4条南北巷道,名为大水沟巷、平民巷、酒瓮巷和祖巷。巷道依地势渐行渐高,其中酒瓮巷道保存有完整的门楼,大约高5米,宽2米,青砖砌墙,屋顶盖小布瓦;门楼上方有方形砖洞,上下两层,可在方形砖洞瞭望察看。

在巷道串联的多重院落中,建筑形制较为统一,外墙多为砖石,内墙用木雕隔断,负阴抱阳,十分讲究风水朝向。在空间轴线关系上,西部民居轴线关系较弱,向东院落轴线关系逐渐明朗,并且形成了多重院落。

涂湾村内遗存的其他附属文物包括古树名木、古桥、古井、寨墙、浣洗池、古碾坊等。目前尚有9棵名木古树,树龄大都在100到200年。古桥位于古村落东北部的小溪之上,称之为蚂蚁凼古桥。

涂如富介绍,目前华河镇涂湾村正在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村,以升级保护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促进优秀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延续,弘扬鄂东勤劳善良纯朴奋进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