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女流落上海29年 手语“传信”兄妹团圆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2022-06-26 07:12

陈梅子(右三)和哥嫂在火车站合影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赵德龙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赵德龙

听不见,不会说话,没有身份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一个女人,以捡垃圾、做洗碗工等为生,在上海过了20多年。

她想家,但不知如何回家。直到今年,她求助志愿者,用手语描述记忆中家乡的模样,奇迹出现了:三个月后,志愿者们帮她在河南洛阳找到家人。

6月24日,走失29年的陈梅子,在上海与哥嫂洒泪团聚。她用手语向哥嫂比划,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

上海聋哑女子寻亲

今年3月,上海流浪者新生活公益组织在其抖音账号,发布了一则聋人寻亲消息。寻亲者名叫陈梅子,约47岁,穿着白色棉衣,背着双肩包,目视前方。

该公益组织志愿者金海说,陈梅子是聋哑人,虽然不识字,但会写自己的名字。今年3月,陈梅子经聋人朋友介绍找来,希望能找到家人。

“陈梅子不会说话,也没上过手语课,所以即便是专业的手语老师和她沟通也比较困难。”金海说,好在志愿者团队里有个老师阅历丰富,能从陈梅子并不标准的手语中得出很多信息,但无法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

接触过程中,陈梅子向志愿者们描述了记忆中的家乡:山中农村,房顶是平的,雨雪很少,夏天很热,山高几十米,挑水吃;家乡种小麦、玉米,食物有红薯粉、花生、花馍、甜面汤。再根据陈梅子描述家乡的地势地貌、风俗等信息,志愿者们初步确定她的家乡在河南一带,志愿者们提供的河南洛阳火车站旧照片信息,得到陈梅子确认。

今年6月,志愿者们从洛阳一位志愿者处得到消息,陈梅子的家人很可能找到了。

儿时伙伴认出她

认出陈梅子的是村里的一个邻居,他看到公益组织在洛阳发布的寻人消息,认出了照片上的人是自己儿时伙伴陈梅子,随后通知了陈梅子的哥哥嫂子。

陈梅子哥嫂老家在河南洛阳新安县,哥哥在厦门务工,嫂子在老家务农。

陈梅子嫂子说,6月20日,村里邻居告诉她,她们家失散多年的小妹可能找到了。她一开始并不相信,因为多年来已失望过太多次,直到看到照片,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失散多年的小妹。

得知妹妹的消息,6月23日,陈梅子哥哥请了假,连夜抵达上海,嫂子也从洛阳出发,24日凌晨赶到上海。

“小妹是1975年出生,1993年和我们失散,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找。”陈梅子嫂子说,当时妹妹已出嫁,从婆家走失,因为是聋哑人,找起来很不方便。

陈梅子哥哥介绍,儿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如今爷爷已去世,奶奶得知找到妹妹的消息,别提有多高兴。

时隔29年的重逢

6月24日上午,在志愿者及手语老师陪同下,陈梅子哥嫂及众人一起前往陈梅子宿舍。

陈梅子居住在上海市黄浦区一个小区。金海介绍,多年来,她在上海以捡垃圾、做洗碗工等为生。

一行人冒雨步行来到陈梅子宿舍。穿过狭长巷道,来到弄堂深处。众人进门后,就听到屋内传出哭声。陈梅子和哥嫂相拥在一起,嫂子不停擦拭妹妹脸上的泪水。哥哥向妹妹述说多年来的牵挂。陈梅子则不停用手比划,手语老师翻译:“她在讲述在上海的经历,说她一直想回家,可惜她到了陌生地方,回不去。”

陈梅子哥哥说,打算26日带着妹妹返回老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妹妹办身份证,办残疾人证,上户口。”

在志愿者们陪伴下,众人前往上海火车站协助陈梅子购买火车票。金海介绍,此前已经咨询过,可以在火车站办理临时乘车证明,也已联系了社区,出发前为陈梅子做核酸检测。

陈梅子哥哥说,孩子们得知失散多年的姑姑要回家,也非常高兴。“如今找到姑姑,我女儿已博士毕业,儿子也大学毕业。”哥哥说着,流下眼泪。

24日下午,一行人在上海火车站买好26日返回河南老家的车票,并在火车站前合影留念,给流浪者新生活公益组织送了锦旗致谢。

陈梅子哥哥说,这次带妹妹回家后,会给她做个胸牌,写上家里地址和他的联系方式,再也不让妹妹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