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陶辉 通讯员余艳军 刘细松)6月23日,黄冈师范学院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上,该校多名湖北省创新人才、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者、首届“明珠学者”、2021年“楚天学者”等共计获得人才津贴1164万元。
黄冈师范学院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现场。记者 陶辉 摄
该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向军以《加快实施人才强校与“两高”发展战略 奋力开创黄师人才工作新局面》为题,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总结了近年来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下一阶段人才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陈向军。记者 陶辉 摄
陈向军说,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推进人才“两高”发展战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队伍规模跨越提升,高端人才不断聚集,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举措不断创新。
大会现场。记者 陶辉 摄
陈向军坦言,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高端领军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明显、人才引进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陈向军说,必须拿出时不我待的拼劲和久久为功的耐力,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
“明珠学者”考核合格人员领取人才津贴支票。记者 陶辉 摄
落实到具体,陈向军指出,全校上下要统筹协调、持续发力,形成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强大合力。要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以用为本”“三个人才”的工作理念。要围绕健全人才工作组织机制、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构建人才发展支持机制、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构建人才工作“四大机制”。
签订湖北省创新人才项目聘任合同,并发放人才津贴支票。记者 陶辉 摄
同时,要落实人才生态“五个坚持”,坚持党管人才,把好前进“方向盘”;坚持以德立才,树好师德“风向标”;坚持精准引才,拓宽引才“大航道”;坚持“服务地方”,构建人才“蓄水池”;坚持服务留才,打造发展“大平台”。
签订“楚天学者”聘任合同,并发放人才津贴支票。记者 陶辉
值得一提的是,陈向军说,针对人才建设方面的问题,要注重靶向发力。做到缺什么尽快补什么,哪里有问题马上改哪里。领军人才缺乏,就要找准目标人选,想方设法联系,效仿“三顾茅庐”,争取全职引进“国字头”人才。
学院代表发言。记者 陶辉 摄
博士代表发言。记者 陶辉 摄
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就要改进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拔尖,杜绝“躺平”。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就调整工作思路,长聘短聘结合,柔性全职并重,开辟人才特区。
高校人才工作辅导报告。记者 陶辉 摄
大会特邀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李全军作了辅导报告。
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会议。全体中层干部、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黄冈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明珠学者计划”入选者和获“明珠学者计划”后资助获得者以及教授、博士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