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以“一米高度看世界”,让城市对儿童更友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6-23 18:20

疫情期间,备好小朋友戴的小口罩;幼儿园里面,有小朋友玩的玩沙区和玩水区;在商场里洗手的时候,有小朋友的洗手台……不久前,一所幼儿园对孩子们眼中的“儿童友好”展开了调查。微视角下的小期待、小诉求,折射出他们对世界的美好想象。为更好适应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需求,住建部日前就《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公开面向公众征求意见,一份儿童友好空间如何建设的“中国范式”即将出炉。

近年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印发,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城市将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纳入发展战略规划并展开积极探索,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导向愈发鲜明,儿童友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儿童友好,首先是一种发展理念。这意味着,城市空间建设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比如,有的城市向儿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有针对性地改进城市设施。儿童是城市的小主人,多俯下身子听听他们的心里话,这本身就是一个城市尊重儿童的实际行动,也能让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更加有的放矢。

儿童友好,也是一张细细的目标清单。儿童游憩设施设计要注重启发儿童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为母婴出行提供便利;鼓励设置一定规模的“停车港湾”,满足接送私家车临时、短时停车的需求……既有对儿童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也有对儿童家庭的关怀和支持,《导则》事无巨细,提供了一份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践手册。将儿童优先发展的理念化为城市建设、治理的实际举措,就能为城市注入更多柔软、温暖的力量。

实现这样的愿景,需要更多的“牵手”和“恒心”。从安全到健康,从学习到娱乐,儿童友好涉及儿童成长的重重诉求;从高楼大厦、街角巷尾,到道路交通、娱乐场所,从一砖一瓦、一桌一椅的硬设施到政策、公共服务等软环境,儿童友好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合力推进。从各年龄段儿童发展规律出发,营造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没有终点,必须不断适应儿童的新需求、新期待,持之以恒地查缺补漏、弥补短板,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落实到城市的每个细节。

有儿童文学家描述:最好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一个对儿童越友好的城市,也必定是更温暖、更包容、更具韧性的城市。各方携手,坚持“以一米高度看世界”,用心用情为亿万儿童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包容的生长环境,在最大限度激活儿童潜能的同时,也是在点亮城市的未来。

(文|钟于   视觉|马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