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下游鱼产卵量达4亿颗!长江中上游水库群完成生态调度试验

湖北日报 2022-06-22 19:44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澍森)近日,记者从长江委了解到,于6月上旬开始,为期6天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已顺利完成,根据监测结果初步估算,生态调度期间,三峡大坝下游的宜昌至宜都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规模约为4亿颗。

生态调度是指在四大家鱼产卵期间,水库持续增加放水量,造成江水持续上涨过程,创造适宜的水文、水力条件,促进“四大家鱼”等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最大限度发挥长江水库群生态功能。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部署,溪洛渡、向家坝水库自6月2日开始试验。向家坝起涨流量1990立方米每秒,涨水持续天数为4天,6日出库流量涨至5440立方米每秒;溪洛渡水库结合来水情况配合向家坝水库调度;三峡水库自3日开始,起涨流量12800立方米每秒,通过连续5天增加出库流量,8日三峡出库流量涨至22400立方米每秒。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在向家坝下游的江津江段、三峡大坝下游的宜昌至宜都江段、沙市江段等设监测断面,结果显示此次三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为向家坝、三峡大坝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繁殖创造了适宜的水文、水力条件,促进了坝下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期间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对涨水过程有明显响应。

自2010年起,长江委已连续12年组织开展三峡水库促进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其中,今年以来,长江委调度三峡、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等水库已开展了8次促进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结合长江鱼类繁殖规律,拟于6月下旬择机再开展一次生态调度试验,保障长江多种鱼类的大规模繁殖。下一步,长江委将进一步研究长江鱼类繁殖与水库调度的响应联系,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完善健全长江流域生态调度机制,合力促进长江水域生态功能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