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渝高铁全线通车,结束了三峡库区不通高铁的历史。从此,坐着高铁游三峡成为现实,沿途三座建在长江边的新车站——云阳站、奉节站、巫山站,都体现出“站城融合、一站一景”的理念。坐着高铁游三峡,一站风情一城景。一起去看看吧!
云阳站:耕读云水间 梯城展新颜
总台记者 张丛婧:“世界最长的城市人字梯”喊你来打卡啦!云阳的“登云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梯”。想体验“登云”的感觉吗?坐上郑渝高铁来云阳吧!
总台记者 张丛婧 :这里就是云阳站,云阳被称为“三峡梯城”,你看,站房两侧像不像“登云梯”的台阶呢?
云阳站建筑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4线,采用线侧下式布局,是一个中型铁路旅客车站。站房檐口的造型取云阳的“云”字,流畅层叠的线条也好似“云水”美景。站房的墙面柱身、玻璃幕墙腰线、采光井等处都点缀了云的图案。
候车大厅用条状铝板做吊顶,好似一级级阶梯,象征“梯城”永攀高峰的城市精神。同时,吊顶还复刻当地文化名胜张飞庙的窗格元素,将古色古香融入现代站房。
总台记者 张丛婧:来到站前广场,就可以看到长江支流的山水风光。
高峡出平湖。下了高铁,步行5分钟,就能在环绕长江的环湖绿道“亲水骑行”。
总台记者 张丛婧:在这里游玩漫步,好生惬意!快坐着高铁来云阳,享受两江四岸、碧水青山的美好生活吧!
奉节站:凤凰出夔门 橙香绕诗城
总台记者 张丛婧:这里就是奉节站,奉节被誉为“中华诗城”,看我身后的站房,像不像一本打开的书卷呢?
奉节站建筑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6线,是一个中型铁路旅客车站。站房两侧如同夔门并峙的双峰,中间好似一条凤凰飞出夔门。
候车大厅用弧形铝板做吊顶,造型就像起伏的山峦和连绵的江水,还有几叶扁舟徜徉其间,复刻了瞿塘峡风貌。走进车站,目之所及,处处是山水。仿佛置身于峡谷之中、清江之上。
总台记者 张丛婧:奉节盛产脐橙,车站里就有很多脐橙元素,“脐橙黄”色调把大厅点缀得暖暖的。站房与站台间有一面文化墙,将奉节的诗、景、橙融为一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随着郑渝高铁的开通,如今,来往白帝城变得更快!
身处白帝城,品读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不朽诗篇,感受自然与人文、诗情与历史交汇。
夔门山水,气象万千,背倚高峡,雄奇壮丽。
总台记者 张丛婧 :打卡成功,来夔门拍人民币同款照片!
总台记者 张丛婧: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这里的美远不止于此,快坐着高铁来奉节,开启诗意之旅吧!
巫山站:云绕奇峰 雾锁平湖
总台记者 张丛婧:这里就是巫山站,地处重庆最东端,是郑渝高铁入渝第一站。
站房檐口的造型就像“巫”的首拼字母。从空中俯瞰,站房屋面就是一个“巫”字。站房外墙颜色就像是初生的巫山红叶,形似城门,象征着“渝东北门户”。
巫山站建筑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2台6线,采用线正下式布局,是一个中型铁路旅客车站。
多层铝板将巫山层叠的山峦搬上了候车大厅的墙面,线形光源营造出“云绕奇峰、雾锁平湖”的梦幻景象,简笔绘画将“山、水、云、雨”的图案画遍巫山站,用墙面装饰诠释三峡奇秀。弧形吊顶,将大厅高度提升40cm,使得站内通透感更强。整个巫山站,就像一幅徐徐铺展开的三峡山水画卷。
站内还设置了亲子候车区、母婴室等人性化设施,在出行途中也有家的感觉。
总台记者 张丛婧:对旅客来说,在巫山站出行也特别方便!车站配备了一站式无缝连接的公交和旅游大巴专线。下了高铁,不出半小时,你就可以坐着游船逛小三峡啦。
总台记者 张丛婧 :快坐着郑渝高铁来巫山吧。
(总台记者 张勤 李清波 郑连凯 雨棣 张博 李洪淼 张丛婧 詹盛 杨洋 王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