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移动:夯实“新基建” 发力“新城建” 让数字湖北引力倍增

湖北日报 2022-06-17 08:57

由湖北移动助力打造的襄阳市襄州区5G智慧城管平台。

湖北移动助力打造“数字乡村”标杆示范村。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是在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以下简称湖北移动)作为央企“国家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发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作用,全力推进“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发“新动能”,持续释放数字技术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发力“新城建”——

构建城市三维空间“数字底板”

今年2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住建部提出大力推进“新城建”,加快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体系,通过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项目落地。

在湖北移动的技术支持下,襄阳市襄州区省内率先“吃螃蟹”,将用于研发制造的“数字孪生”技术引入智慧城管,打造了全省首个5G智慧城管“数字孪生”三维全景平台,让城市数字模型的精度,从二维平台的“小区楼栋”,升级到三维平台的“房间插头”。

在襄州区智慧城管运营服务平台中控室,27.5平方公里的襄州主城区每栋楼房、每个花坛、每棵树木、每盏路灯、每个井盖都“一比一”在监控屏上三维真实还原,工作人员可在LED大屏前处理城管事务,就像电脑游戏“模拟城市”一样。

襄州区智慧城管平台于2021年初启动建设,今年5月底正式上线运行。在湖北移动5G赋能下,该平台与襄阳市“一网统管”主平台对接,可实现“一网观全域和精细化管控”。

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襄州区智慧城管平台集成了襄阳市美团、哈啰、青桔等5家企业的3.3万辆共享单车位置信息。只要共享单车在襄州区地界违规停放,平台便会“秒速告警”,并提供精确位置,通知单车运营企业或城管队员快速处置。

襄州区8300个路边停车泊位实现“数字再造”——借助摄像头和地面磁钉设备,能像商场管理内部停车场一样,实时掌握各泊位停车情况并自动计费,为城管部门停车流量调度提供数据支撑。

户外广告管理迎来颠覆性改变——电视墙、LED显示屏等电子广告牌,全部实现在线发布、实时更新。智慧城管平台可通过实景摄像头AI算法,根据人流量、人员类型确定广告开放时间段,实现广告精准投放、降低设备电耗。

洒水车、垃圾清扫车、环卫车的运行轨迹、油耗、作业面也“有迹可循”。如,市民比较“惧怕”的洒水车,平台可根据路况信息,实时调整洒水、清扫作业时段、线路。

在突发事件、综合执法案件处理上,平台能根据摄像头识别、群众举报、政府部门交办案件信息,实时定位、拍照取证,并自动调取相关法律法规,推送给现场执法人员,提升应急处理和办案效率。一般案件2至3小时处理完成,多部门协同案件2至3天可以结案,比传统人工执法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此外,湖北移动还与孝感市签订了共建5G+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智用”建设“三个一”目标,对标国内领先城市,以“强基、智理、优政、善治、惠民、兴业”六大行动为支撑点,为“数智孝感”建设培育更多“数智”新场景。

湖北移动技术专家表示,相比于省内已建成的二维城市数字管理平台,三维平台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构建起的城市数字空间有机综合体。该公司将以孝感市、襄州区为试点,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为湖北构建城市三维空间的“数字底板”。

服务“乡村振兴”——

以“小探头”连接“大平安”

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再加上湖北移动千兆宽带,就能随时掌握家中安全,站在自家院子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亲人聊天;蔬菜大棚的生长可以坐在家中监控,足不出户就有订单飞来,以“小探头”连接“大平安”……眼下,5G数字乡村的推进,正在惠及湖北广大农村。

近日,武当山特区青徽铺五组的村民们喜笑颜开,不管在哪儿,手机信号都是满格,看视频再也不“转圈”。

武当山特区青徽铺五组位于大山深处,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建站造价高、投入多、收益少。武当山特区政府多次深入调研,苦寻深山出路。

穷山富路,网络先行。十堰移动牢牢把握“央企姓党”政治属性,将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会同武当山经信局、中国银行武当山支行联合制定方案,全力解决该村网络弱覆盖问题。

自4月29日立项至5月15日完工开站,面对恶劣的道路情况和自然环境,十堰移动技术中心及现场工作人员克难奋进,放弃“五一”休假,确保网络优化覆盖、家庭宽带开通。

“我儿子的车停在村里马路边,被人从车里盗走了证件和现金。警察通过村里的视频监控系统找到作案人,追回了丢失的证件和现金。”说起今年一次被盗遭遇,潜江市竹根滩镇群联村村民何国美感到很庆幸。

何国美所在的群联村总共有500来户人家,除去一些举家全年外出的,剩余209户都在院子里安装了监控。村里还在主要路口安装了14个卡口监控,覆盖全村所有死角。

群联村于2021年4月启动监控系统建设,村委会办公室的一块电子大屏,可实时显示村里所有监控画面,形成了集村卡口监控、云MAS短信平台、个人安防、村务管理于一体的“数字乡村”村务管理平台。

据潜江移动介绍,自2021年启动“数字乡村”建设以来,该公司已建设“数字乡村”示范村达166个,业务覆盖284个村,累计净增8051户安防设备。通过打通“监控+云广播”业务运用,实现可看、可听、可广播,实现市、镇、村三级联防模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

在“柳编之乡”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王营村,襄阳移动通过安防监控“一个点”,带动全村智慧云党建、云视讯、云广播信息化建设“多点开花”。目前,王营村已经成为程河镇“数字乡村”标杆示范村,襄阳移动的优质服务和强大团队支撑获得村民好评,有力推动了数字乡村建设落实落地。

为群众办实事——

“听音站店”解决“急难愁盼”

5月20日,湖北省委召开动员大会,决定在全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着力在基层第一线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在基层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动员大会后,湖北移动迅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落实传达,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实践活动,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压实责任、严督实查,切实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在武汉江汉经济开发区湖北移动在线服务公司客服机房,千余名客服配上党徽、换上制服,为全省10086热线提供咨询服务。在客服当中,有些客服很特殊——他们是湖北移动的党委委员,每周轮班定期到客服机房参加“听音”活动,面对面与用户沟通,解决用户“急难盼愁”问题。

活动启动以来,他们先后“听音”500余次,在他们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上网慢、不稳定”“查话费、改套餐”“适老化服务”等用户反馈的高频问题。每一项问题他们都会跟踪督办,明确责任部门立行立改,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针对5月底用户反映的武汉市人行地下通道信号覆盖弱问题,武汉移动立行立改——迅速完成黄鹤楼东路、蔡家嘴、东湖路、水果湖、汉口火车站、金墩街、四新北路等14个地下人行通道网络优化改造,确保地下5G信号“无死角”覆盖。

“我们要建立‘听音’反向驱动机制,持续推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这是湖北公司党委的承诺。

在公司党委的带动下,市州分公司负责同志纷纷跟进——

孝感移动公司负责人得知汉川市杨林沟镇青龙村养殖鸡、鸭、鱼虾大户手机信号弱问题,联合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反复商谈进场路线、堆放物料场地、施工协调等问题,历经20天,克服种种困难完成站点建设,让养殖户上网通话流畅无阻。

阳新县枫林镇大畈村木梓坪组存在手机信号盲区,影响200余名村民的生活。阳新移动负责人带领乡村振兴工作队实地调研查勘,为大畈村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打通了“信息高速路”。阳新县副县长点赞移动公司,体现了移动人“敢拼、敢干”迎难而上的精神。

省委动员大会以来,湖北移动总部及市州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采取“听音站店”、总经理接待日、直播“零距离”等形式,跟踪督办热点问题,让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