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跟随记者体验三星堆青铜器铸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6-15 10:18

青铜器如何铸造成型?三星堆的青铜器铸造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下面跟随记者一起走进三千年前的青铜器手工作坊看一看。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灿若繁星,而三星堆文明就像是沧海遗珠,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我们不断地探究,解答了一些谜题,又有了更多的疑问,他们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又如何锻造出如此神秘的古蜀文明?

穿越时空,这里就是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青铜器手工作坊。青铜神树、大立人、纵目面具,这些造型独特、神奇瑰丽的古蜀文明都诞生于此。制模-翻范-制芯-合范浇铸,三星堆青铜器所使用的这种铸造成型法,充分地体现了古蜀文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就以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纵目面具为例,来看看这种极具特色的青铜器,究竟是如何铸造成型的?

纵目面具在铸造时是由六部分构成,即两个突出的瞳孔、双耳、鼻孔所在的三角区以及面容部分。

首先是制模。选用当地泥土,分别按照这六个部分的造型,捏塑成相应的模型,阴干后放入窑中焙烧、晾干,就能得到各个分铸部件的“模”。

接下来是翻范。将陶泥拍打成片后贴敷在陶模上,等泥干后分块取下即为泥范,同样阴干后入窑低温烧制,得到的就是各部件的“陶范”。

铸造瞳孔、鼻部三角区时,由于内部不存在空腔,因此只需将外范对扣即可。但在铸造耳部时,由于其内部存在空腔,因此还需使用陶泥制作一个与耳部内腔一样的“芯”。

最后就是合范浇铸了。我们将外范与芯套合,将冶炼好的铜液通过浇注口倒入腔体之中,待其冷却后去除外范,就可以得到需要的器型。

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三星堆青铜器铸造的最大特点。在中原地区,青铜器大多是一体成型,但是纵目面具等青铜器都大量使用了分铸连接、化繁为简的技术逻辑。最终就得到了我们看到的青铜纵目面具。

它们带着一种严肃、狞厉、神秘的美,成为岁月长河中的千古之谜。而纵目面具精细复杂的铸造工艺、仰望星空的独特造型,也为我们探索古蜀文明打开了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