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考古博物馆今日开馆,“旺财神兽”、“长寿铜镜”齐现身

长江日报 2022-06-10 20:5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0日讯(记者万建辉)6月10日,湖北考古博物馆开馆,该馆首展之一的“世纪工程——三峡考古湖北成果展”,两件特殊出土文物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他们是在三峡考古中出土的明代三足铜蟾蜍和宋代龟鹤齐寿仙人铜镜。

6月10日,湖北考古博物馆开馆观众驻足参观。记者何晓刚 摄

该展览分为“大江之中”“巴楚之地”“千年走廊”三个部分。在“千年走廊”部分,记者看到一只出土于宜昌秭归窑湾遗址的三足铜蟾蜍,周身布满青铜绿锈,前半身有两只脚,后半身一只脚,长在尾部。文物说明提示它俗称金蟾蜍,道教文化有“刘海戏金蟾”之说。金蟾蜍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满。

三足铜蟾蜍。 记者何晓刚 摄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说,三足金蟾蜍在中国古代民间有广泛存在,一直传承至今,如同当今店铺收银台上的招财猫。之所以说是金蟾蜍,是因为刚铸成的青铜蟾蜍,本色确实是铜的金黄色,时间久了,铜锈为绿蓝色。

所谓“刘海戏金蟾”,相传道教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徒弟刘海,降妖除怪为民除害,他收服了很多妖精,其中一个心肠不是太坏的妖精,被刘海打回原形,原来是一只三只脚的蟾。这只蟾蜍在后来的日子,跟随刘海伏妖助人,而刘海喜爱布施金钱给一些贫苦人,所以三只脚的蟾蜍亦有使人转富的能力。后人在屋里摆放三只脚的蟾蜍,把蟾蜍作为旺财的神兽。传说金蟾喜居宝地,凡是有三只脚的蟾居住的地方,地下都有宝物。这就是风水上用蟾的道理。蟾能聚财,镇财,不使金钱流失。

另一件同样出土宜昌秭归窑湾遗址的龟鹤齐寿仙人图像铜镜,图像在铜镜的背面,左侧一仙人端坐石上,仙人束发,背后有头光,著对襟宽袖长衫,双手平抬至膝上,手持平尾,举止端庄文静;右侧竹树下一女侍童,双手托盘,盘中有仙桃。仙人膝下一只仙鹤昂头,地上一只灵龟伸颈挺首,蹒跚前行。龟鹤齐寿仙人图像体现了宋人祈求长生、幸福圆满的美好愿望。龟鹤齐寿也是中国古代寓意长寿、福运的符号,在绘画、雕塑、诗文等艺术门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龟鹤齐寿仙人图像铜镜。 记者何晓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