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9日讯 “新鲜出炉的玩具,快来买呀!一件5元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操场和花园长廊上传来一声声稚嫩的叫卖声,孩子们将自己的玩具、图书、手工制品、书画作品、饰物等物品作为商品进行模拟交易。6月9日,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儿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唐宝宝”倩倩(化名)受邀来到青山区青青幼儿世界·紫荆园体验校园生活。据悉,此次义卖活动所得的爱心基金将捐赠给市第九医院儿童康复科。
“小交换,大快乐”爱心义卖跳蚤市场。通讯员蔡云 摄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现场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欢笑声不断,俨然一个小型市场。小摊主们在摊位前,热情地向往来的小顾客推销自己的商品、招揽生意,耐心为小顾客服务。“我好喜欢上学呀,我要和他们交朋友。”倩倩高兴地说。
家长章文(化名)表示,此次活动为孩子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参与跳蚤市场的买卖活动,培养了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体验公平买卖的乐趣,还让孩子们知道该如何帮助特殊儿童,知道该如何与他们交朋友,这对孩子的成长很有意义。
孩子们将义卖所得投进捐款箱。记者张越 摄
“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学习知识和本领,更要教会孩子们懂得做人和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社会。孩子们今天不仅在情景模拟中提高了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动手、交流、创造等能力。”青青幼儿世界·紫荆园园长李琼琼介绍,此次义卖活动,丰富了幼儿的角色体验,让他们更好地明白了尊重特殊儿童、关爱特殊儿童的意义。
武汉市第九医院儿童康复科负责人谷志宏说,“特殊儿童进校园(幼儿园)旨在让他们走出康复机构,了解学校,走进课堂,与师生们共度交流沟通。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生活的快乐,也可以呼吁师生关爱、尊重特殊儿童,为特殊儿童营造尊重、平等、友善、互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关爱帮扶特殊学生。”(长江日报记者张越 通讯员刘颖栗 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