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6月7日上午开考的202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最后作文题的案例中,湖北小伙杨杰的故事被引用了——“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6月7日《钱江晚报》)
杨杰是一名来自湖北黄梅的90后青年,2011年到浙江台州玉环工作,担任设备维修员,不断提高技能,先后被评为“台州市技术能手”“台州市首席技师”“台州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获“玉环工匠”“台州工匠”“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浙江工匠”等称号,并领办“台州市杨杰技能大师工作室”。
杨杰的头衔和荣誉,数不胜数,他的学历只有中专。毕业后从事设备检修工作,“进入公司后才发现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基本用不上,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学历低、底子薄、技术水平不高,杨杰并没有气馁,认真观察、仔细揣摩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为了弄清一个原理,把相关图纸翻来覆去,反复琢磨、反复研究。
“每天修完设备下班后,我都在自己的电脑上记录一遍,慢慢尝试制作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说明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别人修不好的机器你修好了,别人改不了的工艺你成功了。”这给了他成就感,也给了他动力,让他认识到技能的价值。比如,车间里曾有三台旧淬火炉,如果不改造,就是废铜烂铁。杨杰经过电气控制改造,重新设计控制程序,化废为宝,为公司节约了20多万元。
十年来,杨杰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技能“小白”,成长为能工巧匠,获得一系列称号,事迹还上了浙江高考试卷,火出圈了。
这只是一个中专学历的务工青年,却是众多外出打工者的写照。他们没有高学历,没有多少一技之长,靠自己的肯钻肯学,靠自己的勤劳朴实,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不怕困难,砥砺前行,逆风成长,靠双手与本事吃饭,在异乡站稳脚跟,在单位站稳脚跟,在行业站稳脚跟,成为令人瞩目的翘楚。
这样的成功者是可敬的,也是可学的。杨杰的故事,是行行出状元的故事,是工匠精神的彰显,也是普通人成功打拼的样本。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如杨杰自己所说的,不管在什么领域,只要保持热爱,积极去做,就有水到渠成的结果。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时间能让一切成长。杨杰的故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论学历、论基础、论资格,他都没有什么可以倚仗的,硬是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成为行业的顶尖人物。如今,他创办了一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非标设备定制,开始了从打工人向创业者的转身。相信以他的顽强奋斗精神,肯从低微处积极向上的韧劲,一定能获得新的成功。
普通打工者上了高考试卷,也是激励更多的平凡人脱颖而出:只要肯努力拼搏,就能成为有用之才,就有出彩出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