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各地一派繁忙景象。农业农村部昨天(6日)发布数据显示,大规模小麦机收自5月28日全面展开以来,全国麦收总体进展顺利,跨区机收总体通畅有序。全国已收冬小麦1.67亿亩,收获进度达到55%,麦收过半时间比去年提前2天。
分地区看,四川、湖北麦收已基本结束,安徽收获进入扫尾阶段,河南麦收进度过八成 ,江苏进度过半,陕西、山东、山西、河北即将进入收获高峰。
河南:晚播小麦喜获丰收
河南滑县种粮大户王付强,他的700亩晚播麦生产过程一波三折。如今,晚播了两个月的小麦迎来收获,产量究竟怎么样?
上午十点多,三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在王付强的麦地里拉开了架势。收获现场,一直帮助王付强抗灾保丰收的农技专家也没闲着,他们划出两个作业区,进行实打实收测产。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经过收割、脱粒、测量亩数、称重,王付强的晚播麦有了精准的产量。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农技人员:1亩的产量是1153斤,比预产还多200斤。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种粮大户 王付强:咱种的是强筋小麦,价格比往年高得多。今年真是丰收年,心里特别高兴。
受罕见秋汛影响,王付强的700亩地直到去年12月6日才种上,经过各级农技人员和王付强的不懈努力,晚播了两个月的小麦喜获丰收。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 魏凤梅: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探索的一种措施、方式,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论是天气的原因,土壤墒情的原因,使我们下一步有一个合理的措施。
目前,河南全省8500多万亩小麦收获过八成,从实打实收情况来看,增产幅度、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陕西:农机大比武 做好机手培训 确保颗粒归仓
连日来,陕西省大规模夏收作业陆续展开。各地抢抓农时,推进机械化收割进度,通过开展农机大比武,农机培训等手段,多措并举强化机收减损,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陕西渭南小麦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占陕西全省近三分之一,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渭南市农业部门督促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做好机手的培训工作,引导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带头做好机手培训,强化新机手田间操作实训,切实提高规范作业能力。为了迎接全面展开的夏收工作,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农机减损大比武,同时通过实地培训、云培训以及视频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机手操作技能和作业水平,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安徽:无人农场 有力促进夏收提质增效
眼下,安徽收获进入扫尾阶段。在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无人驾驶收割机,成为今年当地麦收的一大亮点。
在安徽首个无人农场亳州谯城示范基地,通过电脑控制,无人收割机启动、转弯、进地、收割,每个动作都非常流畅。
安徽省无人农场谯城示范基地负责人 焦瑞:通过地图打点,提前设置好无人收割机的行走路线,进行作业规划。
无人收割机不仅实现了无人驾驶,在小麦收割中还尽显智慧。由于搭载了先进的损失传感器和含杂检测装置,与普通的联合收割机相比,无人收割机机收减损可以提升10%到15%,同时,能够减少小麦脱离后秸秆等杂物15%到20%。
而在无人农场里,紧跟着无人收割机,无人播种机也在加紧工作,从夏收到夏种实现了无人作业。
安徽省无人农场谯城示范基地技术员 闫永胜:一台智能驾驶小麦机配合一台大马力智能驾驶拖拉机。一天完成作业200亩地,既完成了收割,又完成了种植,大大提升了效率。
今年,中央财政加大对智能化以及低损高效联合收割机的补贴支持力度,单机日收获能力最高可达300亩以上,有力促进了夏收的提质增效。
中储粮:全面启动中央储备粮轮入收购
目前,全国麦收过半,中储粮集团在湖北、江苏、河南、山东等主产区的夏粮收购也已全面启动。
目前,中储粮在六大夏粮主产区的直属库点已完成仓房清理消毒、地笼铺设等准备工作,已准备仓容4000多万吨;相关粮食检验、化验仪器设备也已保养完毕;同时积极对接当地农发行,确保收购资金保障到位,做到“仓等粮、人等粮、钱等粮”。 在做好最低收购价收购准备同时,中储粮集团正在积极组织中央储备粮轮入收购,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储备轮换对收购市场的引领带动作用。
中储粮集团公司购销计划部副部长 白海峰:(目前小麦)收购均价3000到3100元(每吨)左右,高于最低收购价700到800元每吨,有力促进了广大农民朋友在丰产之年实现增收。下一步随着新粮集中上市,中储粮集团轮换收购工作将全面展开,峰值日均收购量将达到10万吨以上。
中储粮在收购中全面应用“一卡通”收购系统,与网银系统直联,售粮款直接打到售粮人账户,实现“粮出手、钱到手”,杜绝“打白条”,让农民卖放心粮;同时加大“惠三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实现网上就近就便预约售粮,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腿,卖满意粮。
重庆丰都:白鹤悠然过 水田插秧忙
北方麦收忙,而在南方,水稻插秧也在忙碌进行中。
连日来,重庆丰都县包鸾镇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村民们抢抓时节忙插秧的身影,在包鸾镇包鸾村、飞仙洞村,成群的白鹤掠过水田。
据介绍,今年包鸾镇实际种植水稻15500亩,目前除160亩晚熟的彩色水稻正在插秧外,其余田块水稻秧苗已经移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