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保安爱上收藏中国芯 600多块国产老手表让家变成博物馆

楚天都市报 2022-06-06 07:17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为“三转一响”。结婚的时候能拥有这“四大件” ,在那时是一件特别值得炫耀的事情。改革开放后,物质逐渐丰富,这些老物件渐渐不再那么稀罕,有些甚至淡出人们的生活成为回忆。

今年54岁的张豫辉是襄阳机务段单身宿舍一名保安,他收藏了600多块各式各样的手表,而这600多块手表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全部都是中国表芯的国产老手表。6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了张豫辉的家中。他家中有个小房间,里面摆满了不同年代、各种样式的手表,古朴的造型、独特的嘀嗒声,宛如一个“手表国王”,一下将记者带进了那个机械表的年代……

老旧手表让他重新找到生活乐趣

谈起和手表的缘分,张豫辉说需要追溯到少年时代。“高二那年,为了我能把握时间,父亲送给我一块上海牌手表。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在当时简直是奢侈。这块表我一直戴到有手机的时候。”也许是因为少年之时对于手表的特殊情怀,张豫辉告诉记者,这块手表到现在仍被他好好保管着。

参加工作后,张豫辉最初被分配在随州机务段做机械修理,2000年,他被调到襄阳机务段单身公寓任保安。工作的变动让张豫辉一下子无法适应,“心理上有巨大的落差,好像自己一下子失去了价值。”

为了让自己尽快适应新工作和新环境,张豫辉经常去古玩市场转。一次偶然,一块老旧的上海手表,顿时触动了他对少时手表的美好记忆。“买这块表花了我15块钱。”回去后,摩挲着这块已经不能走动的表,张豫辉决定修好它,却在拆掉后发现怎么也组装不回原样,这让张豫辉内心很是不服气,第二天,张豫辉花同样的价格又收购了一块表,在他的不停琢磨下,第一块手表终于重新走了起来!

收藏老旧手表让张豫辉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只收藏中国芯的国产机械表

这两次尝试,让张豫辉发现收购老旧手表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于是他一有空就到旧货市场淘宝,甚至经常去武汉。“古玩市场的老板都认识我,只要有好货会第一时间通知我。”张豫辉笑着说道。

因为年代久远,大多数表在被张豫辉收购时都处于停摆状态,这让张豫辉在工作之余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维修手表上。极目新闻记者问:“这是不是说明您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手表修理师?”张豫辉连忙摆手:“可不能这样说。我曾经说我会修手表,一位老师傅对我的话不屑一顾,问我‘表的齿轮断了你会修吗?游丝乱了你会整理好吗?摆尖断了你会换吗?’这几个问题让原本自信的我自叹不如。我现在所做的修理基本上只是换掉原有的配件,对于经验丰富的修理老师傅来说,不值得一提!”

张豫辉收藏的手表无一例外都是中国表芯的国产机械老手表。谈起这点,张豫辉表示,收藏国产机械手表是一份对于旧时光的情怀,这是电子表所不能代替的。“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收藏老手表,但很多都是收藏瑞士手表。对于我来说,收藏国产手表一是价格相对便宜,二是中国人还是应该多关注咱们自己生产的国产手表……”

当问及最喜爱的一块手表是哪块时,张豫辉毫不犹豫地答道:“那肯定是我们铁路职工发的铁路表!”张豫辉表示,在那个手表还是奢侈品的年代,只有铁路上的乘务员才有资格拥有一块用于工作的铁路表,而他也是在此后收藏的过程中才拥有的,“铁路表是郑州铁路局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天津手表厂定制的海鸥牌手表,不少铁路员工靠单位发的国产表上班对时,所以不少铁路人对国产表有一种特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