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狗虽然名字里带“狗”,但其实并不是狗,也不是狼,而是一个独特的物种。它们是捕猎效率最高的肉食动物之一,身影也曾遍布非洲大陆每个角落。但近年来,随着人与动物冲突的加剧,非洲野狗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
总台记者 高俊雅:提到在广袤非洲大地上奔跑的“捕猎者”,你可能会想到狮子和豹子。但是说到捕猎效率,它们都不如今天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非洲野狗。非洲野狗仅生活在非洲大陆,随着人与动物冲突的加剧,目前全非洲只剩下不到7000只非洲野狗,比犀牛数量还少。其中的十分之一就生活在南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非洲野狗保护区成立于1992年,是一个专门针对非洲野狗开展研究、保护和教育工作的非营利组织。保护区里设有非洲野狗康复中心,这里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一所非洲野狗医院”,在过去20年间成功救治了200多只受伤或生病的非洲野狗,并将其中大部分成功放归野外。
津巴布韦非洲野狗保护区 非洲野狗研究和保护主任 马兹坎达:目前在津巴布韦的非洲野狗处于濒危状态,整个津巴布韦只有700只,数量非常少,因此津巴布韦政府专门立法保护非洲野狗。
现在,非洲野狗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据马兹坎达介绍,非洲野狗数量的骤减完全是欧洲殖民者带来的“人祸”。100年前,仍有50万只非洲野狗奔跑在非洲大陆上。但殖民者认为非洲野狗是“害兽”,会伤害牲畜,没有存在意义,所以对其进行猎杀。
津巴布韦非洲野狗保护区 非洲野狗研究和保护主任 马兹坎达:他们(殖民者)允许任意猎杀非洲野狗,他们(殖民者)还悬赏猎杀非洲野狗和其他一些动物,这是非洲野狗数量骤减的原因。
在野外,非洲野狗是一种社会化程度很高的动物,靠着团队合作,它们的捕猎成功率高达80%。相比之下“草原之王”狮子的捕猎成功率只有10%。一群非洲野狗通常有二三十个成员,一对首领夫妇负责繁衍后代,其他种群成员扮演着“保姆”“医生”和“警卫”等多种角色。也正因为如此,当非洲野狗被殖民者的枪口对准时,等待它们的往往是“团灭”。
除了殖民时期的大肆猎杀外,一些当地村民的捕猎手段也威胁着非洲野狗的生存。不少村民设置“圈套”来捕猎羚羊,靠卖“野味”为生,但这些圈套也成了非洲野狗的“死亡陷阱”。玛利亚·恩贾姆巴在保护区已经工作18年,她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为非洲野狗提供一个能够自然繁衍的环境。
津巴布韦非洲野狗保护区访客中心工作人员 玛利亚·恩贾姆巴:我希望周边村民帮助我们保护非洲野狗,不要在野外设置圈套,不要购买野味,因为购买野味会促使盗猎者继续设置圈套。
保护区专门有一个反盗猎团队负责拆除铁丝圈套,还通过加强对周边村民、学生和访客的宣传,让保护非洲野生动物的理念深入人心。
美国访客 贾克琳·斯特克:太棒了,我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项目,保护区在回馈周边社区的同时也让社区加入保护非洲野狗的行列中,这是保持势头的好方法。
津巴布韦非洲野狗保护区 非洲野狗研究和保护主任 希拉里·马兹坎达:因为非洲野狗分布密度很低,所以需要时间来恢复种群数量。目前看来,非洲野狗的未来岌岌可危,老实说,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其他影响,我们面临的形势很紧迫,拯救非洲野狗是长期的斗争。
总台记者 高俊雅:非洲野狗未来的命运,更多地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希望你和我一样,保护非洲野狗,从认识和了解它们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