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曲韵草根香

楚天都市报 2022-06-04 07:32

□涂阳斌

在我入团四十八周年的日子,我收到了我的入团介绍人、中学老师李传学寄来的大作:《襄江曲韵——散曲涵泳着的沔阳风情》。

李老师从高中语文教师的岗位退休后,以出色的散曲创作成果,荣任湖北省散曲学会副会长、仙桃散曲社社长。在仙桃聚集起一百多人的散曲创作团队,开展散曲创作活动,中华名刊典籍,多见仙桃曲家之曲韵。李老师编著的大作《襄江曲韵——散曲涵泳着的沔阳风情》,独辟蹊径,采用一曲一点评、一曲一故事的写作方法,对仙桃市50多位散曲作者创作的253首散曲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既普及了散曲创作知识,又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仙桃散曲创作的成果,是仙桃散曲创作的“大合唱”。我的同门师弟、华中师范大学博导郭元祥教授对老师的大作作出了评价:“史中事、画中人、诗中意、曲中情,跃然纸上。”2018年10月,著名散曲作家徐耿华一行慕名探访仙桃散曲社,为仙桃的散曲创作成果而击节赞叹,誉之为全国散曲界的“仙桃现象”。

一个松散型的民间社团,立德树人,充满了新风尚。一个由散曲爱好者发起组织起来的松散型社团,在仙桃文联、仙桃民政局等部门的有力指导下,仙桃散曲社的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他们办有内部交流刊物,注册有刊发作品的微信公众号,及时交流创作的新作品,扩大作品的影响力,用文学作品提高仙桃的美誉度;围绕一个主题,不定期组织采风活动,开展雅集,深入火热的生活,吸取创作的营养;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开展“曲唱仙桃”的心得交流与普及散曲知识的讲座,提高作品的质量,吸引爱好者参与散曲创作。李老师还把讲座办到了大学里,成为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他还应学术团体的邀请,到内蒙古、湖南和湖北荆门及武昌东亭社区作过散曲创作的专题讲座。探秘仙桃散曲社,有一条宝贵的经验:散曲社的会员中,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正是依靠这批共产党员,散曲社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充满正能量,这是散曲社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散曲作者、退休法官丁元彪在《仙桃散曲现象》一曲里赞道:“春催百卉香,鸟聚鸣声亢。正道清明,好曲悠悠唱。颂歌民风俚趣情,吟咏宇宙风云荡。雅俗兼容,意蕴凭君赏,传承国粹心花放。”

读《襄江曲韵》,品泥土的芬芳、草根的清香,会心一笑,你会年轻十岁。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