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沙坑、埋绿植、撒种子......改造中的武汉动物园迎来首批小小饲养员

大武汉客户端 2022-06-03 18:26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3日讯(记者郭可滢 通讯员邓丽玲)3日端午节,一大早,由青少年和大学生组成的探馆研学志愿团队,走进武汉动物园大洋洲澳洲区袋鼠馆,在公园建设部和饲养管理部配合下,为袋鼠做丰容玩具——沙坑和本杰士堆,了解袋鼠习性的相关科普知识后,制作兼具趣味性和科普感的自然笔记。

武汉动物园新场馆首批探馆研学团。记者何晓刚摄

“今天,你们是首批来武汉动物园新场馆的游客,也是第一批行走在饲养员通道的志愿者,今天要做的,就是饲养员的工作,饲养员可不只是给袋鼠铲屎。”武汉动物园自然科普指导老师杨毅,带着研学志愿团队边走边科普。

“动物园的动物都离不开丰容,那什么是丰容呢?比如,袋鼠需要可以遮挡的屏障才能安心生活,那么我们就给它们搭一个可以和游客‘躲猫猫’的土堆;袋鼠平常会打滚以清理表皮、夏天还会把身体埋进坑里达到降温效果,我们就给它造一个沙坑。以上这些做法就是环境丰容和行为丰容。”

为袋鼠种绿墙的小饲养员。记者何晓刚摄

除了本杰士堆,旁边还有一个尚未填满的沙坑。小学生志愿者开始展开挖沙填坑技能,而大学生和家长们就把枯枝与废旧的木条扔进木栅栏里。杨毅老师告诉大家,丰容的材料大多来自动物园内的枯木和老树,“用枯木变成栅栏搭建围挡、用枝条填满栅栏内的空间,形成一个实心的土堆”。

小饲养员们挖沙填坑。记者何晓刚摄

据园方透露,武汉动物园正在如火如荼地改造中,为了回应市民对新馆施工进度的关注,武汉动物园将从袋鼠新场馆开始,邀请大小志愿者一定程度参与到改造工作中来,同时继续履行武汉动物园的科普传播意义,“期待这些大小志愿者,能通过改造工作,为大家传播动物知识,也学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武汉动物园陆续推出六期探馆研学活动,每一期都将邀请志愿者参与到动物场馆的丰容改造工作中来,同时在每次活动最后请小林长候选人,完成一幅自然笔记,等到武汉动物园重新开园,市民朋友将会在动物场馆内看到这些童趣满满的科普自然笔记展示牌。